1.油价9月6日下调通知怎么写

2.田中角荣的人物经历

3.200分求 一篇简单英文文章的翻译

4.哪位经济学专家给我分析分析,油价居高不下和现阶段通货膨胀有多大的关系?

5.未来汽车行业前景是什么样?

6.7月降息预期会反转吗?美联储本周的国会听证会非常关键

7.美国国会听证会有什么实质作用?

2006年北京油价听证会_2020年北京油价

最近,华尔街投资银行的经营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乃至人们心理剧烈动荡。中国贸易及金融投资已与世界具有较大关联度,这使得我们在大洋彼岸也感受到华尔街破产狂潮的巨大冲击。中国经济在困难的环境中已经前行了大半年,下一步还会遇到哪些风浪?如何应对?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主要任务。这里就如何准确理解中央精神与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问题,谈一些看法。

把握中国经济形势的两个关键数据

美国华尔街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直接看主要是其金融产品的估值变化导致我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品价格缩水;间接看主要是美国此次出现的金融压力导致本国及多国经济减速、消费缩减,进而使我国对美欧贸易出现下滑。间接影响的效果明显大于直接影响。原因即在于外需型经济目前占我国GDP总量已经有较大规模,而一旦下滑,所出现的缺口则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另两个轮子——国内消费、投资来弥补。

中央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10.4%,增速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7.9%,其中6月份上涨7.1%,环比下降0.2%。这是海内外一个时期内最关注的中国经济两个关键性指标。中央提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的两大任务也集中体现在这两个指标上。从这两个指标看,目前我们经济基本面是积极的,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困难仍然不少。就下半年的情况看,外需、国内消费、投资三个方面有许多变数。一是受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不景气影响,下半年外贸出口仍将呈降温趋势;二是居民实际收入继续下降,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降温,可能导致消费实际增速减缓;三是企业效益滑坡和需求降温将改变社会投资预期,企业自发投资意愿下降,可能影响增长后劲。这些不利因素总的看虽还是可控的,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复杂,一些不确定因素将使经济走势发生新变化,更需要密切关注。

首先要关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来因和发展趋向去向。《北京日报》前不久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68万亿美元。专家预计到年底外储有望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从近年外汇储备增长态势看,外储每年都有翻倍增加趋势。有研究机构发表观点称,央行开展的公开市场操作对绝大多数外汇流入进行了对冲。这说明由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目前仍是难题。

报道提示:如果中国向美国出售一双价值1美元的袜子,则有1美元会流入中国。出口商的售汇银行买入这1美元后将它卖给央行,成为外汇储备,出口商按汇率得到人民币。而对冲操作产生的人民币是央行新增货币,可能会引发通胀。这笔钱可以作为存款或现金持有。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政策进行流动性掌控。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被推至历史顶峰,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胀正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按照我国的管理办法,外汇需要以人民币结售。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990亿美元,个人净结汇53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613亿美元,大量的结汇使银行体系流动性不断生成。而每购汇300亿美元就需上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才能对冲因此吐出的流动性。

近期讨论热点回到加息,但加息无法根本解决由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仍会陷入“从市场购入外币再投放人民币到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这个渠道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很重要。这一分析对把握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很有参考价值。从一些新公布的数字看,目前流动性仍偏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对策建议。包括长期实行的“奖出口限进口”外贸政策和“宽进严出”引资政策,是否需调整及如何调整,都是调研重点。

从当前经济报道看,可把重点放在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关系上:一是要准确把握经济中的困难和我们党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的关系。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总理说今年恐怕是“最困难的一年”。最近总理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时说,今年来及时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正在收到积极成效。

下一步如何走,关键看对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把握是否准确,经济政策是否应对及时,落实是否到位。这当中,要正确看待国际经济因素影响与国内阻断机制的关系。当前国际因素复杂多变,高油价和高粮价已导致世界经济多个指标冲上历史高位,这仍是全球最大不确定因素。就国际情况看,有一些常理不可解释的原因。美国用粮食造乙醇,按理该减轻对石油供应的压力,但不仅没有,反而把油价和粮价双双推高。从应对高油价和高粮价的压力看,我国取的措施是有效的,至今粮价和油价对国内物价的推动基本上还可控。这中间,国内与国际之间一些阻断点的设置,说明必要的行政干预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

正如温总理所说,我们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比较充裕的资金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优势,还有改革开放30年奠定的物质基础和体制基础,有多年来积累的应对风险的经验,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从大局去观察具体经济问题

经济报道本身有其特殊规律,但不同经济现象相关性很强,会连带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又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当前经济报道较难把握,关键就在如何稳妥把握好与经济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其核心就是要求注意牢牢树立社会稳定的意识,在看待一些经济现象时,必须有注重社会的观点和讲政治的观点,概括说,就是大局观。

例如楼市问题。有的稿子从维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对楼市等下跌叫好。这从一个方面看不无道理。但是,这需要注意考虑两个角度:一是从目前经济宏观大局看,宏观调控提出的是防止大起大落,过快上涨固然不好,过快下跌同样不是目的。尤其是人为措施导致下跌,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二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角度看,楼市本身是经济循环中的一个链节,要注意在维护消费者利益同时,也注意保护生产者积极性。房地产一头是投资,一头是消费,而且其产业链很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占比约20%。尤其是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它与金融联系紧密,如果因人为原因持续下跌,出现银行呆坏账,对经济稳定的破坏作用很大;反过来,如果有办法维持楼市不过快下跌,不失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好办法,就应积极使用。这就决定了在报道楼市调控时要有全局观点。

这种经济大局和社会大局观不止出现在楼市。前两年,猪肉生产中因有关部门没察觉生产者积极性滑落,没及时取措施,最终引发肉价上涨,打响了这轮农产品通胀第一枪。这一教训值得吸取。当前有两个情况必须重点关注:一是养鸡业的情况,鸡的供应包括蛋的供应,比猪肉问题突出,因为肉的消费有替代性,即用鸡鸭鱼等来代替,但人们的消费中各种人群对鸡蛋依赖性更大些,千万不能在蛋的供应上出问题。二是当前猪肉价格有所回落,要注意回落幅度不能大,肉价跌幅一大,必然要导致养猪积极性的新一轮下降。对有关市场情况,要密切关注、及时报道。

报道提示:最近南方养殖业基地广西玉林出现大量宰杀雏禽的情况。这些地方的养殖企业因面临成本增加和销量锐减压力,大量宰杀雏禽。本来,5-6月应是家禽销售旺季,但今年反常,活鸡批发价格不涨反跌,活鸡出栏价已由每斤11-13元跌到了6.5至6.8元。而按照养殖成本,每斤7.5元以上才能不赔本;而去年下半年至今,玉米、豆粕等价格涨了50%至100%。对这一情况,要有足够警惕性,防止重蹈猪肉下跌、上涨覆辙。

国际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往往可以视作国际政治报道。特别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把握有系统研究和路径选择。观察研究美国以至世界经济问题,必须从国际政治角度看问题。最近美元持续贬值就不能单纯从货币现象分析,而要研究美国化解这轮经济困难的“国策”。

报道提示:研究现在美国货币问题还在持续,油价高涨也逼得美执政者必须正面应对油价持续上涨趋势。布什总统终于宣布要取消开近海油井的行政禁令,这件事放在油价节节攀升背景下,显示出美国人的紧张感,导致必须改变其石油战略观,如果放任不管,高油价必将导致金融体系溃决,进而给全球经济结构带来紊乱。美国国会进行油价听证会,这是观察美国国家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窗口。

许多经济问题也需要放在世界范围去把握。当前,国家***的外交活动基本上围绕经济问题展开。要特别关注同志最近在参加g8对话会中的一些重大举措,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兴大国也称为发展中大国正在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影响。如中、印、巴、南非、墨的发展中五国协调机制、“金砖四国”协调机制等,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上升。这一趋势总体是对我有利。而且,当前世界大局中同时升温的粮食、能源、金融三大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发展中大国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才能最终解决。在粮食安全成为新的全球性焦点议题后,发达国家做姿态、转移压力,把当前粮价上涨归咎于新兴大国的发展,炒作“发展中大国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有针对性地批驳西方媒体的炒作,对我国如何应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对世界粮食安全已经发挥的贡献等予以充分报道。围绕这些情况可组织一些报道策划。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被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受到压力,既是个重大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政治问题。根据目前复杂的情况,报道要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外报道要发挥独特作用。重点是广泛宣传“中国经济机遇论”,讲清楚我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利益和机会,包括我国“走出去”的企业的投资活动给当地就业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会,要作为典型,加强对外宣传。我们自己基于国家利益而生长出来的国家意识,应是主导经济报道的主调。

报道提示:今年一季度全球针对我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多达17起。对外经贸摩擦问题已向常态化发展。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经贸摩擦均在发展,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开始感到我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认为我产品对其低端产业冲击增大。一些政客拿涉华经贸问题做文章,将各种因素导致的本国部分产业不景气和失业问题等归咎于我。人民币升值、金融保险开放、环保标准、主权财富基金等都成了炒作重点。

以战略眼光研究经济波动

经济总是在波动的。经济新闻报道要领之一,就在于如何敏锐捕捉这些波动。这是直面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必须做好的基础课。经济运行波动性也决定总体趋势中总是以看好看多为主,当前经济中遇到的困难与所面临的机遇相比,希望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所以,在经济热点报道中要注意分析好宏观上的信心,把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发展20年的各种支撑因素分析清楚。

这一结论其实不难分析。中国人作为劳动力的特质和“人口红利”阶段,决定经济成本全世界范围较低;人民币低估和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也就是中国人对全球需求和供给总体上看多数自给、多数商品过剩,这决定我们顺差不会小于逆差;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等等硬实力、软实力支持,必然会拉动或推动经济发展。可以断言,只要不发生大的战争和全局性的深重的自然灾害,最勤劳的国民必定会成为最富有的国民。这一过程应是20年至50年。

如何从社会普遍关注的经济热点来具体分析如何看到困难中的信心呢?例如,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掌握“从紧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节奏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关系。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不等于一定要中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困境最近已受到各界关注,中央明确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在分析经济现状时,往往是从结果上分析原因;其实,还原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过程,从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无所作为的心态和过于简单化的做法。如果把这种心态和做法通过典型事例通过报道反映出来,有很大决策参考价值。央行最近公布的降低“双率”的措施,明显带有支持中小企业的目的。这些政策在各地的落实情况也需密切关注。

报道提示:目前全国多个地方的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出口退税、汇率上升、成本上涨等压力都很大,加上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大量歇业、停产和倒闭。而中小企业为我国城镇劳动力提供了75%就业机会。如果中小企业大批倒闭,想实现年新增1千万人就业的目标会很难。如果这一情况再蔓延、扩大,必将带来经济滞涨,进而带来沉重就业压力,特别是大量就业人口是农民,这必然导致农民增收渠道中断。面对这些问题要明确,在实施中央政策过程中,如果用“一刀切”简单处理,最终结果必然是,通胀没控制住,经济伤了元气。关键是找准这次通胀的成因,对症下药。

再比如,当前股市低迷,从最高点跌落到目前水平,明显不正常。其主要原因是对当前股市与经济基本面的关系如何把握,许多人心中没底。现在的解释是当时对股权分置、大小股东利益取向不一致的状况不看好,因此长期低迷。目前投资者情绪普遍低落,究其原因,关键是没信心,而没有信心主要原因又是对我国经济基本走向看不清楚,对次贷危机和我国宏观经济前景的担忧较重。其实,我国整体经济基本面并没发生大的变化,国外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也正是看中中国经济有个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只要对宏观趋势有了这种共识,一些具体导致股市下跌的因素自然会化解。

报道提示:在“大小非”减持问题上,股改之后大小股东利益已趋向一致,大股东减持并不是看自己原始持股成本,而是与散户一样,在判断市场前景不好时减持会多些,在银根收紧、缺乏流动性时抛售。中国证监会调查统计显示,“大小非”对市场有压力,但不是波动的主要因素。未来还应在对“大小非”进一步规范、增加减持透明度的同时,更注重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大小非”在资产价格较高时减持股份。

有人质疑“中国上市公司不给投资者分红”,目前市场上也提出好多解决方案,但是,如果按照股市能够发现资产真实合理价格的规律,像我们这样新兴的资本市场上,直接分红有时往往不如把应分之红放在上市公司股价中、以放大其价格。如每股5分钱的利润,如按20倍市盈率算就是1块钱,有投资者就认为,与其把这5分钱分配成现金,不如把它按市盈率加到股票价格上变成1元钱更合算。当然这种判断也只能在看好中国经济宏观基本面趋好的前提下才能作出。

判断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不等于否认发展道路上有一系列问题急待解决。

从当前困扰国内经济的因素看,有些属于眼前和长远都必须研究关注的,即“近忧”和“远虑”交织的问题。应该有以长远眼光研究经济战略解决之道。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同志最近谈到,我国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的几种短缺是引起国内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和潜在因素。它们是石油、食用油、大米、短缺的金属矿藏包括铁矿石、氧化铝、铜矿石等。我们可围绕这几项,从国家战略角度做一些系统调研,除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角度外,还应着眼技术进步角度,广泛了解各方面建议,做出对决策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报道。

报道提示:1.石油:今年我国进口石油将达1.8亿吨,油价高昂,已成国民经济一个沉重包袱。按照我国条件,必须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在替代上下功夫。煤制油是一项适合国情的战略措施,按照试验情况,如按煤价每吨500元计算,其成本可控制在相当于进口石油每桶50美元以下,具有很强竞争力。如果能成功,我国煤炭、水和运输条件则应统筹布局加以调整。按照美国、巴西发展生物燃料的经验,并根据我国重粮的国情,应大力发展非粮食的生物能源,包括种植麻风果、木薯等提炼燃料等。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应成为结构调整的方向。

2.食用油:去年我国进口大豆2950万吨,按20%出油率计算,相当于进口食用油590万吨,加上直接进口838万吨,合计达1428万吨,占我国食用油消费量62%。从长远看,立足国内解决食用油供给问题,与粮食一样是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需要。如何在不与粮争地情况下增加国内食用油供给,要寻找挖掘荒山荒地扩大各种高油作物的途径。如茶油树亩产茶油可达75公斤,品质优于橄榄油,在长江以南地区适宜大规模种植。像汶川地震山区种植大量樱桃等水果,运输和保存的压力都很大,如果经论证改种适宜的高油植物,抗市场风险能力会强得多。

3.大米:国内水田减少而消费量增加,如何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迫在眉睫。利用我国的种植技术,在东南亚等地建立水稻海外生产基地的思路,也是个可行的选择。

4.生猪:现靠农民散户养猪模式越来越难抗市场风险,规模化养猪应是大力扶持的政策方向。

5.短缺的金属矿藏包括铁矿石、氧化铝、铜矿石等: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较多,如何大力使用各种渠道参与国外的控制、联合开发等,应是当务之急。

从环球与人类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看,压力是全球必须共同面对。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45美元后最近虽有回落,但总体还在高位上盘桓,对此海内外都予以关注。如何减缓对高油价的担忧,一定程度上放缓油价推高因素,只能从发展新能源上去找。就我国来说,国家“十一五”规划已把新能源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法》鼓励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具体发展目标。在政策倾斜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化规模将不断扩大,新能源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院最近批准的农业部“三定”方案明确要求农业部加强对农业生物质产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合理配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报道提示:浙江省兰溪市将巨菌草、象草等作为发电“能源草”试点种植,一亩巨菌草发电量可相当于4吨煤的发电量。湖北省将在5年内建设600万亩木本生物质能源林基地,主要树种为乌桕、油桐、刺槐等,以此改造荒山、荒坡及可改造低产林等,前景广阔。云南也提出建设木本油料基地。这些前沿性做法值得深入调研。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林等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未被利用的荒草地是我国最重要的保留土地之一,如果把其中适合种植的360万公顷荒草地种植生物乙醇能源植物,每年潜在生物乙醇产量达1100万吨,可替代当今汽油消费1/5以上。国土部和国家林业局的数字显示,我国现有薪炭林、木本油料林和灌木林达5000多万公顷。

各地发展生物燃料原料种植应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尝试尤需大力关注。目前大致有三条途径:一是利用甜高粱、甘蔗和木薯等非粮食能源作物,生产燃料甲醇、乙醇替代汽油;二是利用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生物柴油;三是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600万公顷,果实产量在400万吨以上,除少量开发食用和工业用途外,大都处于荒废状态,如加以集约化利用,可转化为客观的生物燃料油。对这些问题,相关产业研究尚不充分,近期可结合国家最近推行的林权制度改革,在调研与报道策划中予以关注。(作者: 吴锦才)

媒体称中国未来两个月可能出现新一波中小企业倒闭潮2009年02月05日 00:50人民网-国际金融报大 中 小 打印未来两个月内,可能出现一波中小企业倒闭潮。

中国乡村的传统,春节要过到正月十五。可是金融风暴的寒意早已吹到了中国的角角落落,过大年的传统不得不改变了。

位于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的“天天职场”,在春节期间天天开放。来自湖北农村的小伙子小张大年初三就来这里找工作了。他去年在广州附近的一家工厂工作,年底被裁员了。“现在就业形势这么紧张,我怕出来晚了找不到工作。”他满眼焦急地说。

像小张这样等待工作机会的人何止千万。据报道,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表示,2008年离乡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总人数约为1.3亿人,调查显示15.3%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未找到工作而返乡,今年有2500万农民工寻找工作机会。

“我的舅舅,还有十几个亲戚,和我一样以前在广州打工的,都辞了工作,打算过几天来上海看看。”小张说。

在珠三角失去工作的农民工,能否在长三角找到工作?长三角各地出台的就业保障措施能否给他们帮助?

短缺2000万变失业2500万

去年3月,记者曾就“中国制造业工人严重短缺”的话题访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昨日他在接受访时再次表明,“去年9月以前,全国的很多制造企业都缺工人,需求总量在1500万至2000万之间。”

半年时间未到,从短缺2000万工人到失业2500万工人,反差为何如此惊人呢?

“主要原因是这些裁员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外贸出口产品企业,依赖国外市场,订单减少后,裁员和倒闭往往成了这类企业的不二选择。”刘开明说。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相关报道,从去年7月以来,已经有大约5000家港商在内地开办的中小型企业倒闭。

情况原来不应变得如此糟糕。“其实在去年10月份以后,虽然有企业关门,当时还是有一些企业缺人。但是很多工人嫌收入减少,辞工提前回乡了。等过完年,现在想找工作的时候,形势却比年前更恶化了。”刘开明说。

未来两个月,中国可能出现新一波中小企业倒闭潮。据美国媒体报道,最近几个月,来自欧美的订单平均减少了1/3到1/2,在未来的一两个月中,中国至少还有3000家工厂面临倒闭。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刘达邦估计,港商在内地的工厂中大约有40%会推迟开工。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也证实,两家位于广东东莞,雇员超过1000名的生产家居用品的工厂将开工日推迟到3月底。

长三角工作也不好找

小张和他的亲戚们,能在上海附近找到工作吗?其实上海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在上海宝山区大场镇一带,聚集了不少中小企业。一位纸箱厂老板近日在闲谈时抱怨生意难做,打算将原来雇佣的22名工人裁减到7个。还有一家为宝钢下属钢厂配套的五金企业,原先雇佣的15个工人只有3人上班,其余工人的“饭碗能否保住”很成问题。

据记者了解,长三角地区的高科技企业也有裁员现象。台积电、富士康在苏北的工厂有大规模裁员。“上海和苏南地区的工作机会可能稍多一些,苏北和浙江地区相对差一些。”刘开明说。

“相对而言,长三角比珠三角的经济形势可能要好一些,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大一些。但是现在整体形势就是经济增长放缓,也很难讲长三角的工作更好找。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劳动力需求会持续减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葛守昆昨日接受记者访时说。

://.hao123/stock.htm

://.cnfol/

油价9月6日下调通知怎么写

本·伯南克(英文:Ben Shalom Bernanke,1953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局。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1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2009年12月,伯南克当选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2010年1月28日,获得美国国会参议院最终投票确认连任,2010年2月1日到任,任期4年。

人物简介

本·伯南克

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1953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家,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局。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奥古斯塔,19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伯南克有神童的称号,大学入学考试SAT成绩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被哈佛大学录取。 伯南克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曾担任经济学系主任。从1987年起成为美联储访问学者,期间1987年至1989年在费城联邦储备银行、1989年至1990年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1990年至1991 年与1994年至1996年两次就职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2002年被布什任命为美联储理事。2005年6月,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10月被任命为下任美国联邦储备局,接替格林斯潘。2006年2月1日接任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1]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本·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名叫狄龙的小村子长大,父亲是当地的药剂师。伯南克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在智力方面的潜质,小学六年级时赢得南卡罗来纳州拼字比赛冠军,如果不是后来在“edelweiss”(高山火绒草)这个单词中多加了一个“i”,他差一点就赢得了全美单词拼写锦标赛的冠军。 在高中时代,他就是加州SAT考试年度最高分获得者,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达到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高中毕业时,由于伯南克在各方面的优秀表现,他获得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2] 15年,伯南克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最优等成绩,并于1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伯南克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事: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波士顿红袜棒球队。“进入麻省理工后的第一个秋季,我逃了许多堂课,就为了看棒球联赛。”伯南克回忆说。那一年,波士顿红袜队输掉了比赛,他至今仍为此伤心。同时,伯南克对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浓厚兴趣使他潜心思考和研究大萧条的原因,并开始长期关注通货紧缩对经济所构成的威胁。 伯南克的大部分生活都与校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完成学业后,他直接把身份转换成了教师从事学术工作。19-1983年,本-伯南克博士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理教授;1983-1985年,他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副教授。这期间,他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停滞的根源所在。他并不重视美联储允许货币供应下降而造成的损害,而是将关注重点转移至美金融系统失灵的问题上。 1985年,本-伯南克博士转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经济和政治事务教授;1996-2002年,他出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为这所名校吸引了不少经济学人才。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系主任期间,伯南克除在学术方面颇有建树外,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也显露了天赋。他从不认为自己比同事们更聪明或者职权更大,而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他也从不参与政治纷争。在从事教学活动期间,本-伯南克博士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1989-1990)纽约大学经济学访问教授(1993年)。 2002年8月5日,本-伯南克博士进入美联储,作为决策委员会的候选成员,并于2003 年11月14日被推选为美联储委员会正式委员。2005年6月,伯南克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但是其实,早在正式进入美联储之前,本-伯南克博士就已经担任过一些美联储的职务,他是费拉德尔菲亚联邦储备银行(1987-89)、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1989-90)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990-91、1994-96)的访问学者,此外,他还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的成员(1990-2002)[1] 2011年11月,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福布斯2011年度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榜日前揭晓,负责监管世界最大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伯南克位列第八。

编辑本段当选理事

当伯南克2002年被布什选为美联储理事的时候,他显得有些惶恐,不过这显然情有可原: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好友兼同事、经济学家艾伦·布林德此前在美联储副的职位上只呆了两年,就因为和格林斯潘意见不合而走人,重新回到了学术界。 本·伯南克

在离开学术界进入美联储以来的近三年里,伯南克更多的仍然是表现出了自己的学者风范,而不像是一个体制内的政治决策者。凭借着自己脑子里的诸多新想法,他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个人创意工厂”的称号。他的自由思想方式在那些早就习惯了美联储高度谨慎行事风格的银行家和投资者中很受欢迎。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伯南克的思维非常独立和活跃,但美联储此时表现出了更大的宽容。在2004年一次访中,伯南克表示:“我认为,我的很大一部分贡献,是我作为一名学术界人士、一名智囊人员所做出的。美联储里没有人试图来协调我的观点,也没有人叫我闭嘴。” 在进入美联储后,伯南克迅速展示了自己善于引导市场和决策层就某一焦点问题展开辩论的才能。2002年冬,美国经济界开始担忧通货膨胀的危险,他此时就出面暗示,美联储可能用包括印发更多货币等非常规措施,来制止通货膨胀的出现。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金融市场的高度关注。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评价说:“伯南克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讲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在向市场保证,美联储将取一切必要手段(来防止通货膨胀)。” 2005年初,世界金融市场再次将注意力投向伯南克的“世界正在遭受储蓄过剩煎熬”的经济新理论。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美国的经常性账目逆差并不是美国人肆意挥霍消费的恶果,而是世界其他地区国家过分节俭的结果。伯南克的这一新理论已经成为了本年度经济界争论的一大焦点。 同时,伯南克在美联储中也以自己支持设立通货膨胀目标的坚定立场而出名,在这一点上,他少见地和美联储格林斯潘意见相左。 在美联储工作期间,伯南克以善于合作、为人坦诚而深受同事的赞赏。他习惯运用其学术背景和对最新数据的缜密分析来解决当下的经济问题,然后用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语言让人们了解他的想法,把复杂的经济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一位同僚这样概括未来的:“他性格有点腼腆,平常衣着朴素,与布什在高层经济决策职位上偏好选择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士相比,他显得非常另类。” 然而,这位一丝不苟的经济学家也会偶尔童真。今年早些时候,布什曾嘲笑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参加会议的伯南克穿黑西装时居然穿着不配套的棕色袜子。第二天又有一个布什出席的会议,伯南克提前来到会议室,向其他的与会者每人发了一双棕色袜子。当布什驾到时,发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穿着棕色袜子。[1]

编辑本段政策主张

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分歧,公众赐予伯南克这个雅号是基于他的一个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但是,伯南克认为这个雅号曲解了他的本意,他主张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胀目标,即要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胀率保持在某个特定水平。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有助于美联储提高其价格稳定目标的可信度。 2002-2003年,在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上,伯南克就已经在业界获得极大的知名度,他当时极力鼓吹降息,结果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45年来的最低点)。 对于石油价格的上升,伯南克认为,石油和其它常规能源供应吃紧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需求的增长,在这种局面下,能源消费者可能在今后几年内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虽然从长期来讲,能源价格的上涨有可能致使经济增长放缓,但我们认为,已然居高不下的油价不大可能进一步大幅上涨,因此油价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应该在可控制范围内。 关于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伯南克认为,美国外债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的实质性转变”,这种转变将这些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借款者变成净放款者。穷国的钱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全球储蓄过剩”与房地产泡沫,伯南克指出,在经历低迷后的世界经济复苏后,企业投资欲望低迷,而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国际上到处寻找投资目标,美国乃至多国股市的崩盘仍使不少资金持有者心有余悸,于是,住宅房地产便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资金进入美国后,首先抬升股价,从而既鼓励消费者也鼓励投资者。当股市资金充溢时,这些资金又转向债券市场,导致房价上升,消费更加活跃。 伯南克还有一个理论贡献,就是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并且,他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来说明他设计的一些方法。[1]

编辑本段学术成就

在2002年之前,伯南克全部职业生涯都是在学术界度过的,学术成果丰硕,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后美联储政策的评论文章中,提出要给通货膨胀设定一个量化的控制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以便引导公众预期。 本-伯南克博士主要著作包括货币和宏观经济学,他出版过两本教材。他获得过Guggenheim和Sloan奖学金。他是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会员。本-伯南克博士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货币经济主任,也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商业周期协调委员会成员。2001年7月,他被任命为《美国经济评论》编辑。此外,他还担任过一些民间和专业组织的工作,如出任纽约Montgomery 小镇教育委员会的成员等。[1]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微观经济学原理》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以往教材对数学推导的过度依赖,更多地通过范例给出直观的经济学概念和观点。作者引入了一些核心原理,然后通过大量的事例给予说明,应用为数不多的核心原理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书中还配有与这些原理相关的问题和练习题,以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正是通过对这些原理近乎不厌其烦的分析与应用,以确保大多数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时能够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扎实地掌握,相比之下,传统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使学生陷于众多复杂繁锁的细节知识中,以至于学生在结束课程之后,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加强了对学生的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读者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解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微观经济学入门水平的教材,它体现微观经济学的现代特征,并拥有相关网站支持,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微观经济学的读物。 《宏观经济学原理》 这本教材涵盖宏观经济所有内容,不仅对古典框架和凯恩斯主义框架的宏观经济经典理论分别有详细阐述,而且对宏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和数据的讨论都有描述。这本书和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以现代、应用性的视角对经典的理论予以回顾,对整个宏观经济领域都有深入浅出的描述。灵活的章节设定可以让老师们根据课时需要而加以选择;每个章节后面对概念和框架的小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另外、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们分析些真实数据而增强对宏观经济的感觉,这些数据也是实际经济生活中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官员们用到的数据。 这本书非常经典、通俗易懂,是一本理解现代宏观经济的参考书。了解经济学的人就会选择这本书。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 本书由伯南克等人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经验提炼而成。它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些国家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的经验做了系统的总结。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视角, 我们对货币政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以及如何运作, 就有了具体而微的理解。[1]

编辑本段决策言论

2010年10月15日上午美联储在表示,因为通胀率仍然过低,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准备取新的行动,以刺激疲软的经济,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发表的讲话中,伯南克阐述了取新一轮非常规经济刺激措施的理由。伯南克明确指出,通货膨胀低于美联储的目标运行,是取更多的措施刺激经济的首要原因。

编辑本段《时代》年度人物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宣布美联储本·伯南克当选2009年 伯南克2009年荣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年度人物。伯南克被认为处理金融危机措施得当,成功避免通货紧缩。 《时代》周刊给出伯南克当选的理由是,在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他以“富于创意的领导能力”,令情况没变得“更糟”。 周刊总编辑理查德·施滕格尔在杂志网站发表声明说:“衰退是年度故事。如果没有伯南克,情况本会更糟。”资深记者迈克尔·格伦沃尔德说,伯南克“以创意领导帮助确保2009年成为虚弱复苏而非灾难性衰退之年”,“对金钱、职业、储蓄和国家未来具有无可比拟的支配力”,是“引领世界最重要经济体的最重要选手”。

编辑本段财权双收

美联储7月31日公布的年度财务信息报告显示,2009伯南克的个人资产增长了31%,达到248万美元。好事成双,就在前不久总统签署的金融监管新法案中,美联储的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而让伯南克喜出望外的是,美联储今后在行使对大型金融机构监管权的同时,原有的独立货币政策没有受到丝毫的削弱和损伤。 现年56岁的伯南克2006年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并在2010年2月获得总统提名而开始四年的连任。伯南克在小学六年级时就赢得了州际拼字比赛冠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离满分仅差10分而被哈佛大学录取;在哈佛,伯南克的经济学学习成绩总是排名第一,并于四年之后顺利进入麻省理工攻读博士。不出老师和同学的意料之外,喜欢读书的伯南克博士毕业之后选择了留校执教,而且在普林斯顿大学一干就是17年。 在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经济学系主任期间,以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史为研究方向的伯南克曾编著《宏观经济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原理》等教材,在这些著作中,伯南克主张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胀目标,即要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胀率保持在某个特定水平,以引导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时有助于美联储提高其价格稳定目标的可信度。与此同时,伯南克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这些学术成就不仅造就了伯南克知名宏观经济学家的地位,而且赢得了美联储的赏识。 在1987年成为美联储的访问学者后,伯南克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金融管理岗位。由于从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达10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加上斐然的学术成就背景,伯南克在2002年被选拔为美联储委员会成员,3年之后,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联储。不过,伯南克并没有能像前任那样赶上美国经济大红大紫时的,反而在任职不久即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伯南克挂帅的美联储在金融海啸之中扬起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樯橹。短短15个月内,伯南克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降至0,同时大胆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不仅如此,伯南克力谏国会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救市,并在危机之后力举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得号称美国历史上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尘埃落定。虽然这些激进的政策主张让伯南克招来了许多诟病,却让美国经济“避免了另一次大萧条”(语)。为此,伯南克被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为2009年度人物,美国国会在去年也给予了伯南克19.67万美元的最高奖金。 当然,领过奖之后的伯南克还须面对如今美国经济的现实。目前的美国经济形势异常不明朗。总体经济会持续复苏,但是复苏步伐却非常缓慢,即便是在通胀还是通缩的问题上,美联储也没有太明晰的判断。正因如此,在前不久国会听证会上,伯南克坦承对下一步的政策难以把握。不过,话虽这么说,伯南克还是要作出对政策方向的明确选择。

田中角荣的人物经历

根据查询懂车帝显示。

1、首先是抬头,写明通知的对象。

2、其次是正文,说明什么商品,为什么调整价格,价格怎么调整,通过什么听证会或什么机构决定价格调整。

3、最后是结尾部分,写明价格调整的起始时间,特此通知。落款写发通知的单位名称即可。

200分求 一篇简单英文文章的翻译

1918年5月4日,田中角荣出生在日本新潟县二田村,是家中七个子女中唯一的男孩。父亲为开办大农场,几乎倾家荡产筹措45000日元钱,进口了三头荷兰种牛。这些牛不堪长途航运之苦,刚运到家便先后染病而死。田中家因此大赔血本,从此一蹶不振,此后便主要靠田中母亲经营七八反(日本土地面积单位,1反=992平方米)地养家糊口。

但是,严酷的生活现实,迫使田中高小毕业后,因付不起学费中断了学业。1934年3月,16岁的田中孤身一人来到东京谋生,先后当过建筑公司学徒,贸易商行卸货送货员,《保险评论》杂志实习记者。这期间,他白天上班,晚上到私立中央工学校学习,凭着坚韧的毅力,拿到了该校土木科毕业文凭。 日本全面侵华后的1938年,田中应征入伍,编入盛冈骑兵第三旅团,驻扎在中国黑龙江省。1940年患肺炎肋膜炎并发症,被遣送回国治疗,次年按伤病军人复员。

田中大病不死,身体刚刚恢复,便回到东京重操旧业。1942年,与一个建筑业资本家的独生女、比他大来岁的花子结婚。1943年,成立“田中土木建筑股份公司”,田中自任总经理。截至战败时,经营规模扩大数倍,田中土建已成为日本50家大建筑公司之一。战后,由于房地产价格暴涨,生意更加兴隆,田中已成为实业界小有名气的富翁。 战后,原东条内阁大臣唯男欣赏田中的财力和年轻有为,劝说他拿出300万日元资助民政党领袖町田忠治和原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竞选进步党总裁。整肃令下来以后,一大批右翼政客卷铺盖卷回家,他被一帮右翼政客推倒前台,第二年,终于当选为众议院议员。进步党后来演变成民主党,民主党又分裂出币原喜重郎的同志俱乐部。

1947年日本实施战后新宪法的总选举,田中获推荐参加了民主党新潟县众议员的选举,并第一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担任众议院建设委员会委员及理事而活跃于政界。

1948年10月,日本政局发生变动,芦田均内阁宣布辞职。议会第一大党自由党内的一批干部以美国占领军司令部的暗示为根据,企图推出自民党干事长山崎猛为新总裁,取代吉田茂的职务,总务会议就此进行讨论时,出现了上述意见一边倒的局面,吉田茂只好辞职让权。田中角荣在关键时刻发表了“日本虽是战败国,但美国不能干涉日本内政”的演讲,保住了吉田茂的总裁职位。出于感激和对田中能力的认同,吉田茂任命他为法务省政务次官。

田中担任政务次官40天后,反对制定国家煤矿管理法的资本家向官员行贿被揭露,田中也受到牵连并被捕入狱,由于吉田茂的运动,他在拘留所里以高票竞选议员成功,两年半后宣布无罪释放。

1950年,田中出狱后,任长冈铁路公司总经理,以出众的远见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使该铁路扭转了自1915年创建以来连年亏损的形势。

1953年8月,田中任理研化工公司董事、自由党副干事长,众议院商工委员会委员长等职。这一时期,自由党再历次大选中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田中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4年田中角荣任自由党副干事长。1955年,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自由民主党。

1955年任众议院工商委员会委员长。1957至1958年,田中担任内阁邮政大臣,成功地平息了邮政工会罢工。

1962年7月至1965年6月,田中角荣连任第二次,第三次池田勇人内阁和第一次佐藤荣作内阁藏相,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实施者,由于他比较清楚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被大藏省官员称为“明白的角荣”。佐藤内阁末期担任通产产业相时,他用三个月时间解决了困扰三年的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他集中精力研究了改造与开发日本的综合战略,提出了后述的“日本列岛改造”设想。

1961年,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解决了医疗费问题,1965年,升任自民党干事长。因为田中和池田、佐藤的关系都很密切,在调解池田派和佐藤派这两个自民党内最大派别的关系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以他为核心的强大派系势力正在形成。

12年6月,佐藤荣做声明辞掉首相和自民党总裁职务。自民党临时大会经过两轮投票表决,田中在三角大福战争中,通过拉拢小派系领袖中曾根康弘,击败岸-佐藤阵线的太子,围棋神童福田赳夫当选新总裁,7月7日,组成第一次田中内阁。 田中的积极对华方针,受到中国欢迎。两国通告各种形势,互派代表进行协商,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很快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谅解。12年7月3日晚,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新任驻日首席代表萧向前抵达东京。萧向前抵达日本一周后,7月10日,也就是田中内阁成立后的第三天,中国总理周恩来派孙平化率上海芭蕾舞团到达东京,向田中发出邀请。7月17日,中国农业农民代表团抵达日本,时任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处长的陈抗临时客串副团长,向孙平化和萧向前传达了周总理有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指示。周总理的指示是:“田中内阁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值得欢迎,对我说,应该取积极度。日方能来中国谈就好,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抓紧。”周总理还指示孙平化和萧向前要抓住时机,争取会见田中角荣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向田中转达周总理本人对他的访华邀请,以实现田中首相访华,商谈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

12年7月20日,在日本友人、自民党要员藤山爱一郎为欢迎萧向前和孙平化举行的酒会上,田中内阁要人外相大平正芳、相三木武夫、通商产业相中曾根康弘等重要人物应邀参加。7月25日,即田中就任首相刚十八天,便派出了他的挚友、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与中国商谈田中访华和两国复交问题,周恩来于7月27日至29日同他会谈三次,沟通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大原则问题。8月11日,大平外相会见了萧向前。据萧向前回忆,会谈进行了大约一小时,双方在会谈中基本没有分歧。最后大平说:“田中首相和我都认为,当前日本首脑访华、解决邦交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9月21日,内阁官房长官宣布田中将要为日中邦交正常化访问中国。

12年7月任日本首相和自由民主党总裁,同年9月访问中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日中邦交正常化。13年10月,田中角荣同勃列日涅夫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就缔结日苏和约进行谈判问题达成了协议。在中东问题上,日本取了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侵略的“新中东政策”,以获得所需的石油。同年月25日,田中角荣率领的庞大代表团抵达北京。为使访问取得成功,在正式访问前,田中还派来了先遣组和特使访华,并与中国几次磋商访华的活动日程和细节。在宴会上,田中角荣致答词,使用了“添麻烦“深切反省”的措辞,但受到了周恩来的批评,认为不够真诚。田中角荣指出,从日文角度讲,“添麻烦”确有谢罪之意。经过会谈和磋商,最后在联合声明中表述为:“责任”“深刻的反省”。

1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首脑在北京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两国邦交正常化。 田中的对内政策,集中表现在他的“日本列岛改造”上。早在担任佐藤内阁通产相时,他便着手进行国土开发与改造的综合性调查性调查与研究,并把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全面写入《日本列岛改造论》一书之中。按照田中在《日本列岛改造论》中所提的设想,为解决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住宅紧张、城乡人口过密过疏等问题,重新焕发日本经济活力,为此,要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25万人规模的城市,通过国家制定的有关工业税收政策,将集中于大城市的企业、资金、技术、人力,移向新建城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并修建1万公里铁路,1万公里公路,形成遍及全国的高速铁路公路网,将全国各地城乡紧密连接起来,进而彻底改变工业生产的人口布局,“消灭城市与农村,外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与里日本(日本海沿岸地区)的差别,从而在整个日本,建设一个使家庭欢聚一堂,老人安度晚年,青年充满美好理想的社会。”

为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田中上任后即把列岛改造设想付诸实践,作为内政的头等重要课题。他专门设立了自己的咨询机构“日本列岛改造问题恳谈会”。协助他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责令经济企划厅为首的各部门,紧急研究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根据这些机构和部门的建议,内阁会议于13年1月和3月,先后提出了《土地对策刚要》和《国土综合开发法案》,并制定了具有“列岛改造”特色的13年度大型财政预算,开始了实施第七次道路整顿五年,农村综合整备事业五年,列岛改造在很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起步,一开始便展示出宏大的气魄。应该说,列岛改造本身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制定于实施这一是以经济高速增长为前提的。进入70年代后,支撑日本高速增长的条件正在急剧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田中错误的地估计了形势,选错了实施的时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列岛改造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其合理性,但却不能给资本家带来现实可见的利益。因此,改造刚一实施,便遇到种种阻力,特别是工厂迁移和新建城市事业迟迟没有进展。相反,主要城市的地价,一年内竟然上涨了30%,城市与土地与住宅问题更严重了。

13年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各国连连提高油价,给予石油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以沉重打击。石油涨价后仅仅两个月,日本国内的石油价格便上涨两倍,称“石油危机”。它与地价上涨结合,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生活,激起了一场抢购日用商品,哄抬物价的风潮。“狂乱物价”激起人们对田中内阁的极大不满。

14年7月,自民党三木派和福田派首领三木武夫和福田纠夫同时辞掉内阁中的职务,田中出现了危机。同年10月9日,《文艺春秋》杂志第11期刊载了评论家立花隆的文章:《田中角荣研究--他的财源和人缘》,揭露了田中资产形成的疑点和包括男女关系在内的私生活。立花隆的文章一发表,立刻在国内掀起狂涛巨浪。田中的金钱来源及其选举后援团的负责人越山会女王佐藤昭的艳文,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田中再也经不起如此沉重的一击,只好在处理完善后工作后宣布辞职。 田中角荣于12年担任日本自民党总裁和内阁首相,14年11月因洛克希德公司行贿涉嫌,田中角荣辞去首相和自民党总裁职务,成为自民党内田中派领袖。

16年2月,美国洛克西德公司行贿案爆发。16年2月4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跨国公司小组委员会邱比奇在听证会上,揭露了洛克西德公司为向国外推销飞机而以各种名义行贿外国政要的不正当竞争事实。

时任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紧急召开自民党和内阁会议,宣布支持司法部门开展调查,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同时,他命令外交大臣开展“办案外交”,要求美国提供所有涉及日本的材料,为国内办案提供有力证据。

16年3月24日,在日本的强烈要求下,美国与日本签订了《司法协助协定》,同意向日本提供洛克西德案的相关材料。其中包括一张领受人为田中角荣的5亿日元的收据。到7月,日本检察机关先后逮捕了涉案的丸红公司董事长等若干重要人物,取得了相应证据,为逮捕田中角荣作好了舆论准备。

16年7月27日,东京地方检察厅正式逮捕田中角荣,宣布他涉嫌在13年8月至14年2月任首相期间,通过丸红公司4次收受洛克西德公司的贿赂款共5亿日元,决定以违犯外汇法嫌疑予以逮捕。随后,经过长达近一个月的审讯后,东京地方检察厅决定对田中角荣以违犯外汇法和委托受贿罪起诉。8月17日,田中角荣缴纳2亿日元保释金后被取保候审。 田中角荣退出自由民主党,但田中派依然是自由民主党内一实力较强的派系。

取保后的田中角荣组织了强大的律师团,从多个角度为自己进行辩护,加之此后不久,由于检察机关的疏忽,关键证人—田中角荣的司机自杀,其秘书翻供,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的介入,案件的审理一波三折。田中角荣不断推出新的证人和证据,同时,他试图从法理上论证首相权限对民间航空公司的自行交易难以产生实际的影响。与此同时,检察机关提出各种反证对田中角荣予以驳斥,并最终通过田中角荣秘书的前妻出庭作证,揭露了田中角荣及其秘书的翻供行为。1983年10月12日,田中角荣被东京地方法院判处4年徒刑、罚款5亿日元,田中表示不服,提出上诉。在1983年12月众议院大选中,田中以无党派候选人身份继续当选为众议员。

田中角荣上诉后,经过二审,1987年,东京高等法院宣判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其后,田中角荣又提起二审上诉。1995年,经过三审,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依法驳回田中角荣二审上诉,维持原判。而此时,田中角荣已病逝将近两年。

1989年,田中角荣退出政界,隐居家中。1993年12月16日下午2时04分,田中角荣病逝,终年75岁。

哪位经济学专家给我分析分析,油价居高不下和现阶段通货膨胀有多大的关系?

The wunderkind gas trader

John Arnold has made billions as an energy-trading phenom. But the rules of his game are about to change.

翻译:年轻有为的天然气商人

约翰-阿落德已经在天然气交易中赚到将近10亿. 但是他们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

(Fortune Magazine) -- You could hear John Arnold trying to choose his words carefully. Seated at a conference table inside a drab building in Washington, D.C., in August, Arnold hardly fit the stereotype of a swaggering, 35-year-old billionaire natural-gas trader.

翻译: (财富杂志)--- 你可以听到约翰-阿罗德小心翼翼的选择自己的用词. 他正在参加一个会议,这个会议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一个土褐色的大楼里召开. 在8月, 约翰-阿罗德几乎成为一个35岁进行天然气贸易的亿万富翁.

He wrung his hands as he waited to speak and twisted his wedding band. He filled, and refilled, and re-refilled his water glass. Then he stuttered a bit before he gained momentum and politely advocated rules that would restrict others while allowing him to keep doing what he does.

翻译:他扭动着他的手和他的领结,正在等待着发言. 他几次用水加满了他的杯子,接着,他结结巴巴的说了一些话,客气的提倡着一些规则,这些规则是限制其他人,从而允许他继续他的工作.

It was a rare public earance for one of the least-known billionaires in the U.S. But the stakes were high. Arnold was testifying at a hearing of the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CFTC).

翻译:在美国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说,在街头路面是十分罕见的.但是,树庄太高,阿罗德试图证明一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说法.

Commodity prices he been especially volatile in recent years -- skyrocketing and then crashing to earth -- and the federal regulator is considering dramatic rule changes to rein in speculators, whom many blame for the gyrating prices.

翻译:日用品价格变得十分不稳定,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是天价,接着有暴跌回原来的价格---联邦官员正在考虑改变一些的规则去控制这些让价格异常波动的投机者.

Arnold would tell you -- if he were inclined to tell you anything (and he rarely is) -- that he's a speculator. He might say, though, that that's not a bad thing to be. But call him what you want -- nobody has profited more when it comes to natural-gas trading in recent years.

翻译:阿罗德会告诉你---他会倾向于告诉你一些事情---他是一个投机者. 他可能会说,会想做一个投机者不是一件坏的事情. 但是在最近几年没有人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天然气贸易变成了国家天然气贸易.

His Houston-based hedge fund, Centaurus Energy, which manages more than $5 billion in assets, has never returned less than 50% in seven years of business.

翻译:他拥有休撕顿的人马座能源基金,这个基金掌握着超过50亿的资产,并且在7年的生意中没有低于其50%的价值.

Arnold's wealth reportedly constitutes a large chunk of the fund, which would make him the second-youngest self-made multibillionaire in the U.S. -- behind Facebook's Mark Zuckerberg (assuming you believe the social-networking company's theoretical valuation).

翻译:剧报道阿罗德的财富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巨大的基金,这使他成为在美国第2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他前面的是FACKBOOK的创始人马克(你可以相信社会人际网络公司的理论财富)

Arnold has the brain of an economist, the experience of a veteran gas man, and the iron stomach of a riverboat gambler. Perhaps most notable, though, is his uncanny ability to extract colossal profits from catastrophic circumstances.

翻译:阿罗德拥有经济学家的大脑,老道的天然气贸易商的经验,以及赌徒般巨大的胃口. 也许最值得关注的是,他让人吃惊的能力,这个能力能在灾难的环境中吸收财富.

He began his career as a wunderkind twentysomething trader at Enron -- and escaped that disaster not only with his reputation intact but also with the biggest given to any employee, which he used to seed a new fund.

翻译:他开始他的职业是作为一个20几岁的贸易商在ENRON---当时他不但能从灾难中完好无损的逃离出来,并且提供了一大笔奖金给他的员工,这样使他种下了新的基金.

A few years later he earned $1 billion betting that natural-gas prices would go down just as a reputedly brilliant gas trader at Amaranth made a spectacularly disastrous be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More recently, as the commodities bubble burst in 2008, taking even more fund managers with it, Arnold foresaw the looming collapse and once again nearly doubled his money.

翻译:在几年以后,他打赌天然气的价格会下降,是因为听说一些天然气投资者做了一个相反的决定,使这些人损失惨重;因此,阿罗德赚到了10亿.最近几年,由于2008年的日用品刨沫的突然出现,一些基金投资商破产了.然而,阿罗德再次预测到这个海市蜃楼般的崩溃,并使他的资产翻了两翻.

But now he faces the biggest test of his career. His mojo relies on his ability to make enormous bets. The CFTC, however, has vowed to impose trading limits that would target the industry's largest players. That, say observers, could be a dose of kryptonite for the supertrader.

翻译中...

未来汽车行业前景是什么样?

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1、首先,原油、成品油它是一种商品,既然作为商品,那么就必然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就是商品的价格围绕这商品价值根据供需规律来上下波动这个规律。说简单点,就是供大于求,就便宜,而供小于求,就贵。目前我国的油价居高不下,其实最主要的原油还是供求关系的矛盾制约。我国从十多年前,就已经由原油出口国变为原油进口国,而这些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的出现,导致了国内原油的需求进一步攀升,需求不断增长。那么相应的原油供给方面的,大家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而一定时期原油的产量是有限的,再加上最近中东石油主产区不断的纠纷,进一步影响到了石油的稳定生产,所以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高。最近好像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主动动用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来投入市场,希望可以抑制油价攀升,但是说实话,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需求在不停的增长,看不到尽头,而供给,则早已计算出了全球石油总量,早晚要用完。所以油价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只会涨不会跌的。

2、某些地区的特殊国情,这个不便深入解释,简单说说吧,由于一些体制的原因,在某些地区,从原油到成品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特殊的利益链条,所以最终这些额外的成本,如税收、附加费、经营企业臃肿机构的人员工资等等,石油企业不会让自己赔钱,所以,最终,最终,就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转嫁到最后的消费者身上。各种附加费、中间成本过高,这在某些程度上也导致了油价的高企。

3、最后说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个宏观的概念,一般是指一国货币的总供给超过了该国合理的需求,最终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个的影响是针对于整个国家或者经济区域所有的商品,不单单是油价,首当其中将会是食品、药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所以整体上看,通货膨胀对于油价的居高不下的影响是有,但绝对不是主要的,而且影响极其有限。我们可以很简单的想到,如果仅仅因为通货膨胀一个原因,导致油价大幅上涨,那么我想那个时候肯定已经没有人去加油了,大家早就去超市排队抢购大米啦。呵呵

如还有不理解的可以追问。

7月降息预期会反转吗?美联储本周的国会听证会非常关键

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成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国正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国家多次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推动行业发展,当前中国智能汽车数量超千万辆;推动智能汽车发展需要提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试点城市先行发展发挥领头作用。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有望达2800万辆。

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成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国正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根据发改委于2020年2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整体而言,智能汽车是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处于协同式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阶段;到2025年之后将处于智慧出行阶段。

国家多次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智能汽车是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国家也多次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推动行业发展。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将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25年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持续增加,到2025年达50%;C-V2X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50%。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形成综合统一、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中国智能汽车数量超千万辆

对于当前我国智能汽车发展情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78%。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随着智能网联新车型的加速投放市场及潜在消费者对于智能网联认可度的提升,智能网联新车市场渗透率还将进一步提升,2020年渗透率将达到51.6%,经过测算,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数量超千万辆,约为1306万辆。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阶段。

试点城市先行发展发挥领头作用

推动智能汽车发展需要提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202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发挥领头作用,推进引领全国的智能汽车示范应用和试点运营。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暂行规定》、《北京市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申请指南》等政策,规范智能汽车发展;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打造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实现自动驾驶特定场景商业化运营试点。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有望达2800万辆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车联网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达82%,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2030年将达到95%,约为38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将在2020至2025年间实现低速驾驶和停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2025至2030年间实现更多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2035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由此,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美国国会听证会有什么实质作用?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美联储被市场逼迫到了被动的境地。

美联储鲍威尔将于当地时间7月10-11日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这距离7月的议息会议还有21天。由于关于7月降息,美联储内部、美联储与市场之间均存在较大分歧,此次听证会变得尤为关键。

发生了什么?

把时间线拉回到6月初。

6月4日,美联储在芝加哥举行Fed Listens会议上首度释放降息信号。虽然当日美联储与副都提出,美联储将取恰当措施维持经济持续扩张,暗示了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对比1999年美联储“保险性”降息的时期称,彼时美国经济处于扩张周期的第八年,核心通胀为1.4%,失业率为4.1%,与现在差别不大,但当时与现在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当时的联邦基金利率为5.2%。从那时起,对长期中性利率的标准预期跌了2到3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当前联邦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是阻碍美联储降息的重要原因。

鲍威尔强调说,美国核心通胀在过去12个月小幅低于2%,如果这种“低位意外”持续存在,将令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更加接近有效利率下限(ELB)。换言之,通胀数据在美联储是否决定及时降息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6月19日,6月决策声明删除“耐心”论调,显示出美联储开始为降息“造势”。此次会议公布的点阵图显示,17位美联储官员中有8位认为今年该降息50个基点。17名官员中有8位官员预期今年至少降息一次(每次25个基点),其中7人认为会降息两次;另有8人认为年内应按兵不动,仅一人支持今年加息。鲍威尔承认这次是点阵图首次发出降息信号,美联储很多官员认为有更好的理由取更多宽松措施,并认为降息是合理的。

6月末鲍威尔出席在纽约举办的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场活动,鲍威尔虽然介绍了美联储考虑降息的缘由,但他仍坚称,通胀将会回升至2%,尽管速度会比此前预期的要慢,鲍威尔还试图重申“观望”立场,“我和我的同事正在努力分析的问题是,这些不确定因素是否会继续影响前景,从而需要额外的政策调整。我们将密切关注收到的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取适当行动来维持扩张。……货币政策不应该对市场情绪的短期波动反应过度。”

鲍威尔此举试图为7月降息预期降温,会议结束后,芝商所Fed Watch预期7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大降,但是降息的概率仍为100%。

7月初,6月美国非农数据出炉,就业人数增加22.4万,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16万,为近5个月以来最高。非农是美联储最为关注的数据之一,亮眼的非农数据也进一步弱化了美联储降息的动机。

芝商所Fed Watch工具显示,截至发稿,市场对美联储本月宣布降息的概率预期仍为100%,但预计调降50个基点的预期降至4.9%,调降25个基点的预期升至95.1%。

于是在短短一个月就出现这样一番景象:美联储尚未给出明确的降息时间信号,市场却非常笃定7月会降息。

市场与美联储的对赌

通过梳理6月美联储的动态,可见美联储近期的决策逻辑和依据:

一是市场与美联储对当前非农、经济放缓趋势、程度的认识分歧。鲍威尔在6月末的讲话中强调,相对于波动,美联储更注重趋势。美联储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过度对任何个别数据,或短期情绪波动做出反应。

二是当前美联储担心较低的名义利率下,利率政策空间“不足”,不能贸然动用。然而,市场对此认识不够充分。鲍威尔强调“当央行利率接近于零界限时,当真正潜在的经济衰退出现时做出政策反应会更有效”。目前美联储2.5%的利率空间,低于2008年超过5%的利率水平,也低于1999年“保险型降息”的水平。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7月到底要不要降息?如果7月不降息会怎么样?

鉴于美联储内部、美联储与市场之间均存在较大分歧,这种分歧也可能酝酿较大的超预期,如果7月美联储会议不降息,那么对于经济判断、政策解读和市场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基金利率期货反应的市场预期却一度给予7月降息100%的概率。这个数据靠谱吗?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指出, 历史 上的政策变动拐点,市场大多数情况下比美联储更为激进;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预期也会经常“犯错”,甚至有时候是长时间的偏误。例如,2009年-2016年,市场预期利率上调,然而实际情况是美联储持续保持按兵不动;再比如,2008年、2009年在美联储快速下调利率中,市场却曾出现过利率上调的“错判”。

如果7月没有降息,会发生什么?

兴业研究回顾过去30年中,议息会议前30天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而最终美联储却没有降息的例子只出现在了1990年2月和1992年2月两次,这两次美股均出现了调整,油价也出现了调整和震荡走势。

中信建投宏观团队表示,由于市场对7月降息的预期上升到了100%,美联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进行预期管理的好的时间窗口。当前市场对7月降息预期仍维持在100%,如果7月真的不降息,这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这可能是美联储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尽管数据并未显示衰退将很快到来,但美联储可能已经陷入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尴尬境地。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亦认为,美联储确实似乎已被逼入墙角。考虑到市场坚信较为宽松的政策现在即将出炉,如果美国央行按兵不动,市场可能会遭受严重冲击(与去年12月出现的动荡类似)。

不过,调节市场预期也是美联储这一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鲍威尔也会将此次的国会证词作为一个阐明其立场的独特机会。

恰逢美国国会召开听证会来了解日本丰田公司的汽车召回,顺便了解了一下美国国会的听证制度。 国会听证会 ,是有国会听证会制度的国家中,在初步研拟立法政策时收集与分析各界意见资料的一种正式而主要的方法。同意权听证会(一种参议院特有的听证会)、立法听证会、监督听证会、调查听证会或者由前者合并举行的联合听证会,皆有相同的准备流程与规则。听证会通常包含证人的口述证词及国会议员对证人的质询。 听证会类型:立法听证会 委员会会为了可能成为公开法条的的措施或公共议题举行立法听证会,听证会提供一个可以让来自不同背景的证人表达事实与意见的论坛,证人包括国会成员、官员、利益团体及学者精英。所以公民的权益也可能直接或间接的被提出的意见所影响。 监督听证会 监督听证会是用来复审或研究一个法条、议题或活动,并且常聚焦于联邦的品质及官员的表现。此听证会也协助确保行政单位在执行法律时能符合立法原意及行政政策能反映公共利益。监督听证会时常在追求运作效率、效能与经济性的提升。监督工作在委员会中占了主要的分量,举例来说,在 1996年5月8日这一天里,美国参议院能源暨天然委员会为了探讨近日油价的上扬举行了监督听证会,事务委员会为了美国联邦国税局相关事务举行了监督听证会,美国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暨退休委员会为了实施家庭与医疗法举行了监督听证会,美国参议院印地安原住民事务委员会为了最近涉入印第安人的一个最高法院案件举行了监督听证会。许多委员会监督相关立法听证会中既有的,或者在例行再授权一个时扮演监督的脚色,所以监督听证会可能会与立法听证会一并举行。 调查听证会 调查听证会与立法及监督听证会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不同之处在于举行此种听证会是为了表达国会要调查的决心,通常是在于官员在执行其职能有错误之嫌疑或公民活动表达需要立法补救之时。国会的调查职权是广泛的,并且从早期共和制度之时开始已经行之有年。在美国历史中最具指标性的调查有美国信贷公司丑闻、蒂波特山丑闻、陆军-麦卡锡听证会、水门及伊朗门。因此调查听证会往往帮助立法机关去揭露问题的所在。另外,司法行动将可能优先于国会的调查,或与听证会同时进行,或遵循听证会调查结果取行动。 同意权听证会 为总统提名而举办的同意权听证会是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参议员之咨询与同意(advise and concent)的职责,每个参议院委员会在不超过本身权责范围之下举办对总统提名案有其行政及司法之地位的同意权听证会,这些听证会往往提供人们一个监督被提名人部门与机构的机会,而大部分的同意权听证会是例行性的,有些则是为了任命与提名有争议性而额外举行的。类似的,在宪法的规定之下参议院也必须对行政单位与外国签订条约的批准与否实行同意权。举例来说,在1999年10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与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对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召开了听证会,在同一年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也开了有关于批准与爱沙尼亚、委内瑞拉、丹麦等多国的税务条约举办了听证会。虽然这种听证会并不如所谓的同意权听证会那么多,但这些听证会让参议院能依其宪法赋予的权利义务在公共政策的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现场听证会 现场听证会是在美国国在的华府之外的地点举行的国会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