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雨虹分析报告

2.陕北油田案的案件

3.今晚eia原油怎样操作

4.生活必需品会涨价吗?

原油价格下调的影响_原油价格下降解决方案最新解读

预计2009年1-9月净利润约10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减少89.62%至93.08%。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1,200万元,同比下降-91.70%。

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经营活动中的问题与困难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公司受制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成本控制难度增加。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日趋激烈,成品油批发、零售市场放开,公司业务辐射区域内市场控制能力面临挑战。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1-6 月份累计共销售各类成油品22.47 万吨,实现净利润609.54 万元。营业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4,429.18 万元,主要是本期油品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所致;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4,355.93 万元,主要是油品销售毛利大幅减少所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0,926.08 万元,主要是油品销售毛利大幅减少所致。

东方雨虹分析报告

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量价齐升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中国进口石油836万吨,同比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了51%,净增11.1亿美元。

同时,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互补性能源产品(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的价格上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报告,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在2003年1月,国内能源及相关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价格环比(与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1月煤炭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升3.2%;电力价格也微幅爬升,环比上涨0.4%,同比上升1%;天然气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升0.7%。

“这是中国又一次在原油进口上实现了可观的量价齐升,与以前的粮食进口有着惊人的相似”,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说。

宋国青称,尽管中国只有不到10年的石油进口历史,有关特征尚不能在统计数据上显著地体现,但根据他对中国粮食40年进口历史的研究,中国的石油进口正在步粮食进口的后尘。“自从中国进口粮食以来,几乎没有一次不是在国际粮价的高点大量进口,而在最低点出口。

而石油进口正在走粮食的怪圈。”历史纪录显示,2000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上涨,而中国进口原油及石化产品也同时大增。来自海关的统计表明,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了62%,并导致相关化工产品平均涨价21%,但中国该年进口原油数量达到7013.4万吨,与1999年的3661万吨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量价齐升的后果是成本巨额上升,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呢?中国的石油企业没有公布由此带来的损失。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来自海关的权威人士估算,2000年仅原油进口一项,关税至少多缴了150亿元。“150亿关税是肉烂在锅里了,但中国用户为石油进口价格上涨支付的巨额成本,大都流到国外了。”宋国青说。

逢低减仓

而在接下来的2001年,中国原油进口又陷入另一个怪圈。从2000年末开始到2001年美国“9·11”之后,油价从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17美元一桶。但该年中国的进口原油数量为6025.5万吨,比2000年下降14.09%。

“中国现在的年进口量也只在7000万吨左右,而美国每年的进口量在2亿-3亿吨左右,所以中国原油进口的绝对数量在国际市场并不算很大。但是中国进口量的波动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宋国青说,“2000年,中国的进口需求增加得很突然,增加量约为3500万吨,绝对数也不算很大,但是这个数字占据了该年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增加量的将近一半。来自中国的需求突然增加,打乱了市场本来的预期,其后果就是价格上涨。”

体现在月度变化的数字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趋势。1999年1月

至2月,是国际油价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中国进口原油2.94万吨,比上年同期反而减少40%;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升,而中国的进口亦同时回升,当月进口原油433.25万吨,成为1998年以来最多的月份,是上月的2.6倍。在进口量不断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也在同步上升,在进口量大幅下降的1、2月份,平均进口单价为89.59美元/吨;而到进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这一数字上升到92.07美元/吨。

由此,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称,1999年是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急剧上涨的典型的一年,也是中国石油市场“利用两种、两个市场”、体现“应变能力”的典型的一年。

宋国青称,造成这种怪圈的原因是中国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所致:“我们总要在国际市场上保密,市

场很难对中国的需求形成稳定预期。石油进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一般而言,越公开透明越对自己有利,也越对生意伙伴有利,否则的话就会吃亏。”

战略储备无补短期波动

中国石油进口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国内石油市场格局。

尽管进口原油仅占国内市场的20%强,但其价格却已主导国内市场。根据1998年国家出台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国内油企业的原油出厂价格基

本围绕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在成品油方面,仍取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盯价”,由国家计委在进口完税成本的基础上,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在中准价上下8%左右的范围内确定零售价。

但是这种政策设计在价格的传导过程中却出现了断裂。周大地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石油市场的不对称性:

中国石油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在迅速提高,但石油供应仍处于过度垄断之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原油产出;而进口原油方面,拥有进口专营权的也只有四家(上述三家加上中化),而依赖配

额生存的其它小规模进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配额;成品油的批发几乎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垄断,而零售方面,两大公司在各自区域上都具有垄断力量。

周大地解释说,在这种体制下,国际石油购的方式,则由国有的石油外贸公司按国家分配的指标分月度组织进口,基本上用现货贸易方式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导致经常出现了“买涨不买落”。

周大地称,中国石油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严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关系和对未来价格的有效期望,中国石油用户既不能有效预见石油市场的风险,也不能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和市场手段化解危机。“目前的体制根本难以应对国际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周大地说。

目前,很多专家表示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来应对国际石油突发,周大地称这几

乎无助于解决短期的市场波动。宋国青甚至表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从长远看来可能也没有作用。

“我们还是拿粮食打比方。从过去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粮价和中国粮食储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中国增加储备,世界粮价上涨;中国减少储备,世界粮价下跌。中国最近一次增加粮食储备是在1996年,当时是以2倍于现在的价格大量进口,到现在我们却以一半的价格在出口。”

宋国青问道:“粮食储备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大包袱,石油储备呢?”

陕北油田案的案件

东方雨虹这家公司,每年都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在多年的奋勇拼搏下实现了销售收入破百亿,并且打出“百亿雨虹”的口号,所以对于这类典型成长性的公司,重点在于公司成长性的把握,那么这家公司目前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投资呢?请看下面的文字。

01

公司简介

东方雨虹成立于1998年3月,2008年上市,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防水材料研发、制造、销售及施工服务于一体的中国防水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995年进入建筑防水行业,二十余年来,东方雨虹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筑和民用、商用建筑提供高品质、完备的防水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全球化的防水系统服务商。在“产业报国、服务利民”的指导思想下,公司投资还涉及非织造布、建筑节能、砂浆等多个领域。公司旗下设有:东方雨虹(工程业务)、雨虹(民用建材)、卧牛山(节能保温)、孚达(节能保温)、天鼎丰(非织造布)、风行(防水)、华砂(砂浆)、洛迪(硅藻泥)、德爱威(建筑涂料)、建筑修缮等品牌和业务板块。东方雨虹控股上海东方雨虹、香港东方雨虹、东方雨虹北美有限责任公司等50余家分子公司,在全国布局27个生产研发物流基地。

02

行业分析

公司属于建筑防水行业,防水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应用效果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水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应该说防水材料在建筑领域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

之所以防水材料涉及的领域广,目前的防水生产企业也众多,除少部分企业整体水平较高外,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落后,市场充斥冒伪劣、非标产品,落后产能过剩,行业竞争不规范,行业环保问题突出导致了国内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够规范。目前公司所处在这种“小公司、大行业”的格局下,加上外部去产能、监管严的环境里,个人认为会带给公司一个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也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处在这种大行业里的小公司,且为细分行业里的龙头公司,我觉得这样的公司未来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当然也和公司的管理,战略规划必然相关。

图1:2010年-2017年中国防水建筑行业产量统计(单位:亿平方米)

图2:? 2010年-2017年中国防水建筑材料行业销售收入

总结:建筑防水行业是一个大行业,从数据分析来看该行业存在着一定的景气度,从国家对基建、建筑上的发展战略来看,行业的景气度可期。

03

公司基本面分析

(一)商业模式

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和施工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防水系统综合服务商,简单的说公司靠卖防水材料以及提供施工服务来获取利润。公司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上游是防水原材料的供应商,为石油化工行业。下游是建筑行业,公司为其提品和服务。这种商业模式比较全面,一体化的流程,不算复杂,相比较行业内的一些小企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购模式上,公司与供应商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等,从材料供应的角度来看,如果公司能长期持续稳定的与上游供应商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那么公司或许能在成本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从生产模式来看,公司是国内建筑防水材料最齐全、最完善的防水材料之一。换句话说,公司赚钱的领域很全面,只要涉及到防水材料,公司都可以去抢夺这个领域。销售模式上用直销和经销的模式,直销可以把握市场的终端,经销可以面对更多的需求群体。

整体来看公司的商业模式很普通,没有什么亮点,但比较完善和成熟,在这种典型的“小公司、大行业里”,运行这种经营模式能不能持续的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是最关键的,行业给了公司无限的可能和遐想,但最终还是要看公司如何去经营发展。另外公司处在产业链的中游,两端的不确定因素也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核心竞争力

1、专一性

2、研发能力

公司防水技术研究所2009年11月获批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内防水行业第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公司是唯一一家建设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图是我选取了在防水材料行业里面近10年所有公司的研发费用状况,其中前4家公司主营业务并不是防水材料,只是涉及到一小部分,真正与东方雨虹公司业务相匹配的是科顺股份,可以看出东方雨虹在研发能力上投入的资金远超过其他企业,这显然也是一种竞争力的体现,公司这种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可以应对不同客户对防水材料不同的要求,深层次的说这种研发能力也构建了公司的技术壁垒,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会让公司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

3、产能布局

公司在华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区均已建立生产物流研发基地,公司产能分布广泛合理,确保公司产品以较低的仓储、物流成本辐射全国市场,在满足客户多元化产品的需求和全国性的供货要求方面具备了其他竞争对手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总结:总的来说公司在防水材料领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存在,特别是在研发能力上,处在行业的领先水平,研发能力其实也代表这一种技术优势,保持这种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带给企业更高的回报率,同时还可以快速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三)护城河

1、回报率

再看看公司的毛利率,在此我仅拿也公司业务相匹配的科顺股份与公司作对比具体数据如下:

从毛利率这一角度来看,两家公司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平,就不存在谁优谁劣的区分了。说到毛利率,顺带也看看公司历年的情况:

上图是2017年公司的毛利率情况表,从公司的内部角度来看毛利率,行业上,公司较高的毛利率主要体现在防水材料的销售,产品上,公司较高的毛利率主要体现在防水材料和防水涂料。下图是近十年毛利率的走势图:

2、三费占比及营收情况

还是拿科顺股份与公司进行三费占比情况的对比,上面第一张图是两家公司的三费占比情况,应该说差别不是很大,东方雨虹三费占比略低于科顺股份,看了下近五年两家公司期间费用的具体情况,很明显的是东方雨虹在三费的出支规模上要远大于科顺股份,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东方雨虹在收入的规模上也要远大于科顺股份呢?

3、转化成本

公司是大行业里的小公司,行业的集中度较低,防水生产企业众多,公司并没有在转化成本上占有优势,而且公司并没有在全国各地角角落落都布局产业,凡是能起到防水作用的材料都会成为需求方的考虑对象,也就是说东方雨虹的防水材料不是需求方唯一的选择,对用户来说没有足够的粘性,所以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转化风险的。

4、品牌效应

公司是国内建筑防水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的防水工 程,取得了优良经营业绩,培育了公司品牌, “雨虹”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这方面公司是存在一定的品牌效应的。

总结:经上述分析,我个人认为公司有一定的护城河,体现在规模和品牌上,但是这种护城河不强,公司没有绝对的优势来阻止竞争对手进入这个行业,而且该行业的集中度低,很多小公司的存在都可能是公司未来的竞争对手,这些未知的风险都会给公司未来的经营效益带来不确定性。

(四)成长性分析(ROE)

上图是我将只要涉及到防水行业的公司其近10年的ROE水平做了罗列,东方雨虹这家公司在这些公司里排名第二位,但金螳螂主要的业务领域在建筑装饰,防水领域里只沾到一点边,不是其主业,除去金螳螂,东方雨虹排在第一位,公司较高的ROE水平体现在哪里?我们将ROE拆分研究。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净利率

我们先来看看上游原材料,原材料的价格主要是受油价的影响,下图是原油价格近30天的走势图与近几年石油库存与价格变动走势图:

2017年国内原油产量1.92亿吨,连续两年呈下滑趋势,外加我国属于贫油国家,同时原油消耗量大,导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较高,17年达到65%以上。以次看来未来原油价格会维持在高位震荡水平,所以公司的材料成本短时间也会维持在一个高位的水平。

再看看公司的期间费用历史情况:

公司财务费用及销售费用历年来走势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主要受公司扩产的影响,公司财务费用有所转折,尤其2017年巨幅增加,主要受到借款及发行的可转债利息费用影响,从公司未来战略角度分析,公司目标将产业涉及全国各地,则期间费用必将还需提,三费占比或许还将维持在一定水平波动,下降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所以综上所述,从成本的价度出发,公司的净利率提高空间有限。

2、总资产周转率

3、权益乘数

总体来看,公司较高的ROE水平受较高的净利率、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以及较高的权益乘数影响,公司构成ROE的这三个指标都比较平衡,公司存在ROE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最主要还是看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能不能进一步的提升,然而想要这两个指标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能否进一步扩大,成本能否合理控制。

上述我反复提到了公司的营业收入这个核心词汇,我在此补充说明下公司未来营收预判,2018年1-6月全国基建投资增速为7.3%,相比去年同期的21.1%增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明显回落。主要受财政部高压清理地方隐性债务有关,也与财政政策取实质性的紧缩有关。而我们看下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营收状况:

目前公司继续扩大产能,在安徽芜湖“新型建筑防水、防腐和保温材料生产研发项目(一期)”、青岛“年产2400? 万平方米防水卷材、4? 万吨防水涂料、20? 万吨砂浆及1000? 万平方米TPO? 项目”相继投产,营收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保守认为公司营业收入在未来3年内以30%的速率增长,2020年公司的营收规模将超过225亿,未来5年公司营收将接近400亿,对应目前公司200亿左右的市值,应该算得上是物有所值了。而且我仅是保守的在这做了个预估,而且这种水平在市场的占有率还很低,所以我认为未来公司还存在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五)安全性分析

1、资产负债结构

上图是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告部分截图,简单概述下公司总资产133亿,流动资产90多亿,其中货币资金20多亿,应收帐款40多亿,存货15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储备不到30亿。再看下公司的负债结构,公司总负债60多亿,流动负债40多亿,资产负债率大概在45%左右,在正常范围内,短期来看公司40多亿流动负债对应30亿左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一定的压力,但不构成威胁。

上图是公司近十年的资产负债率走势情况,很明显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有个明显的转折,主要由于完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是的公司的总资产增加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明显下降,公司近三年随着产业的扩张以及可转债的发行导致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目前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内,但后续公司继续扩大产能,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会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需要持续关注。

下面我们简单的看下公司的资本流动情况,公司的预收+应付大概在15亿左右,应收+预付+存货大概在90亿左右,一般来说的话(预收+应付)>(应收+预付+存货)可以说明企业很牛逼,可以利用别人的钱来赚钱,体现的是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以及上下游对公司赋予的信用,这样的公司在市场就处于一种强势的地位。很明显可以看出公司不属于这样的企业,在议价能力方面较弱,当然这也是建筑类行业特征,存在着大部分的应收账款与垫资,一般都会在年末回笼资金。

2、现金流

04

公司估值

1.站在未来估值

给公司估值我们从3个方面去考虑,第一,公司的利润增长情况;第二,市场的环境情况;第三,时间的重要性。

(2)从市场的大环境来看,目前市场是个熊市的状态,我设未来的市场继续保持熊市,甚至更加悲观,那么我们来看看公司在历年市场处于悲观的情况下所对应的PE是什么水平,2008年大盘2000点的时候PE大概在17左右,2014年大盘2000点的时候PE大概在19左右。如果按17PE算的话,那么公司2019年估值=31.45(17×1.85),2020年估值=36.04,公司目前的股价在14元附近上下波动,相比较而言,公司的市值明显是被市场低估了。

(3)很多时候现实却和你的预期相差甚大,这是为什么?我想这是人性的本质、市场的不理性以及市场的不认可所带来的结果,但是价格永远是围绕着价值在波动,加上时间这个重要的因素,价格终将会回归于价值。

2、历史区间估值法

以上两张图是公司近10年PE与PB的走势状况,从PE这张图表可以看出如果在公司PE机会值为25以下买入,那么盈利的几率是很大的,公司目前PE=17.7,也就是低于当前的机会值,可以说存在一定投资价值。另外从公司PB这种历史图表来看,公司目前PB=3.13,同样也低于当前机会值4.12,总体而言无论从PE角度还是PB角度,公司都存在一定的投资空间。

总之,目前公司的估值处于较便宜的状态,值得我们去关注。

05

投资建议

我之所以分析东方雨虹这家公司,是因为这家公司所处的格局非常的吸引我,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公司、大行业”的一种局面,小公司指的是细分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东方雨虹正是建筑防水材料这个细分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大行业,指的是基建这个行业,基建这个行业里包括房屋建筑领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领域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机场和水利设施等等领域,这些领域里都要涉及到防水材料的使用,而且这种防水行业出现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都是很正常的事,可想而知这个市场有多大。

大多数人都在关注一些涨起来的标的,对于跌的很深的标的却关注的很少。其实对于一波行情的开始都是起于看不见,然后看不起(认为仅是小反弹),再到看不懂,最后到追不上。等到大多数人都说牛市来了的时候,追进去就结束了。所以说人性就是这样,在投资中被放大的清清楚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赚的都是人性的钱,到了人性之极的时候,也正是到了做交易的时候。

目前公司在市场的占有率大概在1/10左右,近三年营业收入的增速能够保持稳步上升,且经营情况正常、现金流正常、财务数据显示出的也比较健康,这就是我分析这家企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公司200亿左右的市值,股价从高位跌下来已跌去大半,个人认为现在对此投资是物有所值。所以基于价值的角度我觉得可以考虑建仓。

文章中任何投资观点或建议仅作为参考,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今晚eia原油怎样操作

1994年4月13日,国家为了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陕西省签订了一份石油开协议(“4·13协议”)。该协议规定,从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割出来1080平方公里的矿区给地方,并允许延安和榆林的各县参与开发。不久,各县由于缺乏资金,开始招商引资。由此,大批外省的私人资本和当地的农民开始投资油井。中央一台每晚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中周万顺就是是这批外省投资者的典型写照。

2003年春,陕北地方取“先收井,后清算”的办法,突然强行将原由民营资本经营的陕北几千口油井资产“收归国有”。

投资者们称,此后的清算过程,也是以单方面定价为准,支付的回购款,只是他们实际投资的20%。7月开始,当地出现了长时间的大规模群众上访。投资者们声称在收回油井、进行结算的过程中、以及针对投资者上访时,都使用了强制手段,一些投资者是戴着手铐脚镣在兑付油井款的公证书上按下了手印。

投资者一度与派来回收油井的人员发生暴力冲突,也曾集体赴各级上访,但最终他们决定寄望于法律,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陕北油田案的主办律师朱久虎被靖边县警方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和“非法集会”罪名刑事拘留。此案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行力天生具有自我扩张性,《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来,建立有限、透明、服务的理想已经露出希望的曙光。但由于《行政许可法》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的审批权力,原来坐拥巨大权力的一些既得利益部门和官员,自然不会甘心,因此需警惕新一轮的行力扩张冲动。 1993年,陕西省榆林地区行署颁布了《榆林地区石油矿产勘查、钻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榆林地区石油勘探开发委员会(油气管委办)是榆林地区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负责全区石油勘查、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和滚动发展,具体钻方案的制定及钻井位的审批……钻石油的井块和区块的具体审批程序,在地区油气管委办审查批准后,钻单位持批件到地区矿管部门办理矿许可手续。”

《暂行办法》中明确:“按程序获得石油勘查、开批准文件和矿手续单位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这个暂行规定中,明确说明榆林地区矿管部门可以办理石油矿许可手续。“从法律上讲,地区矿管部门如果没有国家委托或授权就办理矿手续,那它肯定是越权了。但不管地方是否越权,广大投资者矿许可证是按程序真金白银从一级手中买来的。”作为陕北民营石油投资人的委托人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啸对《商务周刊》说。

尽管都说他们有这个矿证,但接受访的陕北农民中没人能够拿出来。他们的解释是,2003年8月,他们一夜之间被从山上赶了下来,什么东西都没让带。“事实上不光这些投资人拿不出来,我们在当地的工商税务等部门也调不出来。”胡啸说,再退一步,即便投资人手里没有矿许可证,按照“4·13协议”与投资人联营的县钻公司也是被授权可以矿的,“因此陕北这些农民投资人的矿许可是有法律依据的,不是非法的”。

1994年4月,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陕西省签署了“4·13协议”,这份协议允许陕西省与在陕北的中石油长庆油田合作在规定地段开发油田。协议第三条第四款规定,为支持陕北地方经济发展,从当地各县钻的实际出发,拟从长庆局依法登记的工业带勘探范围内划出约500平方公里,由安塞等6县组织开发;从延长石油公司依法登记的区域内划出约580平方公里,由延安等7市县组织开。

这是此后8年里延安、榆林各县钻公司及其联营公司开本地石油的最重要依据。“4·13协议”同时明确,区域界定后,在长庆油田、延长油矿登记的范围内进行共同开发和划给地方单位开发的探矿权、矿权保持不变,经国家和管理部门批准后,由长庆油田、延长油矿与有关开发实体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各方责任,报国家油气主管部门备案。

从这份协议可以看出,陕北油田的探矿和矿权一直是属于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各县的开发实体,也就是各县的钻公司,是受长庆和延长的委托进行开石油。 有了这一政策的支持,延安、榆林地区各县成立了15家钻公司,他们成立时的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但不久县属国有钻公司就大部分陷入亏损,有的面临破产。眼看这些拥有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油授权的公司举步维艰,一些县开始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投资商以与钻公司联营的方式进入陕北开石油,这其中主要是外省私人投资者。

此后,陕北地方利用这一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据了解,在19年之后,陕北各产油县成了私营石油经济的大舞台,石油产业生长为地方的经济支柱。

据官方统计,到1998年底,延安、榆林地区各县石油开发总投入已达50.5亿元,其中联营企业32.9亿元,共钻井5561口,年产油量达到168万吨。石油开发收入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80%,6年增长了50倍,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040元,上升到17000元。

投资者们一般是与县签订一个《关于合作开石油协议书》,合同多为5年、8年,甚至无限期。在本刊找到的一份靖边县1994年关于合作开石油的有关规定上这样写道:“油井合作开期限由原回收投资后开5年改为长期合作开,完后油井设备交归县上。原定五五分成的合作5年后改为县分四成,投资方分六成。”

联营开的方式大多是县参与分成的依据,但实际上县并不出资,全部由投资人出资并承担风险。靖边县规定,投资商每占用一平方公里打油,要向交8万元。安塞县则规定,一口井打出油后要交11万元。到1996年,引进外来投资开发石油在陕北达到一个高峰,有1500多家公司涌入延安、榆林地区开。

“‘4·13协议’上所说的委托授权是个模糊的说法,因为矿权的获得很严格,这里没有把它说清楚,是为了不与《矿产法》冲突。但你给投资人一个井块和坐标,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那不就是开石油吗?”胡啸反问到。

投资人与地方签订《关于合作开石油协议书》后,即开始申请井位,投资打井,在这个过程,油井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收益权自然就归投资人所有。对于这“三权”,地方与投资者争议不大,因为在此后的强行收井阶段,也始终承认投资人有油井的“三权”。

拥有矿权间接授权和完整的油井“三权”的投资人,在地方招商引资引导下,开始大干快上。时间到了1999年,这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当年10月,国家经贸委和国土部联合下发“国经贸石化(1999)1239号文件”,要求地方各级和部门要坚决停止和纠正允许投资商参与石油开,并根据联营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取划转、收购、兼并资产入股等多种方式并入陕西延长石油工业集团。

然而,不幸的是,陕北当地大部分“油老板”的油井及“三权”正是在1999年和2000年获得的。据延安和榆林的官方统计,到2000年底共引进私人投资者1039家,打出油井4473口,形成原油生产能力100万吨,有效投入资金55.5亿元,上交税收11亿多元。石油给延安、榆林两市带来的财政收入分别占当地财政总收入80%和27.8%。

胡啸说:“据我了解,1999年之后,一些县不仅仍在大规模的招商开油井,而且矿许可证仍在发放,矿权和油井也允许买卖。”

任光明和渠斌文都是1999年在靖边县继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之时成为油井投资人的。“当时鼓励我们当地人投资,所以我和宝鸡的几个朋友注册登记了一家宝钛实业公司。开始和签的合同写的合作开发期是‘长期’,我们先后投入了540万元的资金,打了6口井,其中只有两口是干井,另外4口井合计日产量约5.7吨。”渠斌文介绍说,“2000年,我们公司又重新登记,把合作期缩到2006年。”

记者看到,公司营业执照上确实标明宝钛公司的经营期限是到2006年10月15日。但事实上,2003年6月,当地开始收回“三权”。按照的补偿方法,渠斌文投资540万元打的6口井最后只得到了140万元的补偿。 开陕北石油风险最小的1994—1999年,投资者主要来自外省和本地的党政司法机关。此后,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国家开始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原油流通秩序。

1999年夏天,国家经贸委等5部委和陕西省,就陕北地区石油开秩序等情况写成了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目前陕北地区实际形成了三类不同的石油开公司,一是具有油气开资质条件的长庆石油勘探局和延长油矿管理局,二是地方各县成立的钻公司,三是通过招商引资进入陕北地区从事石油开的联营公司。”

报告指出,根据《矿产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国家对石油的勘探、开、审批实行一级管理,但事实上,陕北部分县在组织石油开过程中,给相当一部分投资商办理了可直接从事钻活动的证照,并作为联营企业给予开油区。

报告认为,地方各级和部门要坚决停止和纠正允许投资商参与石油开,严禁未经院批准的任何企业和个人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要坚决停止和杜绝越权审批油田及井位的行为。

调查报告上报院后,得到院领导的批示:陕北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地区之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整顿这一地区石油开秩序,事关生产流通秩序的全局,也是管住源头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坚决依法行政,从严整顿。

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和国土部联合下发文件“国经贸石化(1999)1239号文件”,即印发《关于陕北地区石油开秩序情况调查的报告》的通知。1239号文要求,陕西省要抓紧部署和落实规范陕北地区石油开秩序的意见。所以正在非法进行勘查和开活动的钻井、测井、试井、压裂、修井等作业必须立即停止,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清理自己的施工队伍,在12月31日前无条件撤出。

事情出现如此逆转,按照国土部一位长期从事石油研究的专家在接受《商务周刊》访时的解释,“最初国家是一片好心,但随着石油价格飞涨,地方感觉给得少,又向国家和中石油索要更多的油田。在中石油拒绝了地方的无理要求后,地方就和中石油打赖,大量引进民营资金抢占油田。这样上千家的民营石油开公司在陕北油,甚至越界开。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地方是否真的索油不成而放任投资者抢占国有油田,我们无从得知,接下来的事实是,“1239号文件下发后,陕西省的有关部门并没有进行公布或下达,没有告知普通投资者”。胡啸指出,“一些党政司法部门的投资和一些与高层有密切关系的大投资者,纷纷在继续招商的大好氛围掩护下退出,这时进来接盘的就是陕北当地农民。”

到2001年,陕北油田的投资者大部分已被置换成当地农民为主体。

2002年9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延安市吴旗县私人油。受院委托,国家经贸委、监察部等有关领导分别到陕西督查石油整顿,要求立即收回个人油井收益权,严厉查处有关领导参与非法油行为。

巨大的压力向陕西省官员逼近,2002年10月15日,陕西省由主持在吴旗县召开了整顿石油开汇报会,会上决定彻底取缔所有联营开石油的公司,收回他们的经营权、开权。 11月,整顿方案出台,并以榆林、延安市的名义下发。文件下发之前,两市又组织财政、税务等部门开会研究收回油井的方案。

“这些通知和方案应该都存在,但联营公司的投资人根本就没见过。从1999年之后,我知道的第一份明示的收井文件就是2003年5月陕西省石油行业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取果断措施彻底收回联营单位油井收益权的紧急通知》。”胡啸所说的明示,就是指它下发到每个钻公司和联营公司。

2003年6月13日,榆林市召开紧急会议,王登记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强调,信心就是决心,进度问题就是态度问题,到了关键时刻,必须下大决心,一鼓作气,彻底拿回“三权”。有资料显示,王登记在会上提出三点:一,先接管后清算,一次清算,一步到位,原投资者彻底退出;二,严格执行无偿收回政策,凡投产满5年、投资收回的油井无偿无条件收回;三,产量核定要以历史测产、上缴原油、纳税票据为依据,决不能重新测产。

榆林市委组织部长刘培仓在会上强调,收回“三权”工作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各级领导必须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决不能逃避退缩。他指出,因为工作不力,已经处理了两名县级干部,“下一阶段,凡顶着不办,不能坚决执行市县有关决策,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失职的县级干部,还要按照组织程序进行处理”。

这就是榆政发(2003)55号文,也是日后强行收井过程的主要依据文件。

显然,地方官员们所受到的压力很大。2003年7月,榆林市王斌在接受媒体访时说,他在5月23日全市油井收回三权会上也作了讲话,大意是:省工作组到榆林检查工作时,明确要求我们限期完成收回三权,否则将追究市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责任。在这种压力下,王斌在会上坚定地表示,6月底前仍不能完成任务的县,要追究县以上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会上还特别强调,公检法要为收回油井保驾护航,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援助和保护。清理整顿期间不得受理和支持影响、阻碍油井资产归并重组的一切诉讼和上访。

2003年8月,靖边县开始强行收回“三权”。使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落实投资者在《收回“三权”资金兑付协议书》上签字画押,没有人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像任光明那样被强制胁迫或像渠斌文那样强行兑付。渠斌文手中的《兑付协议书》上写着:“根据中央、省、市石油行业清理整顿有关精神,靖边县人民已将原招商引资开发地方油井的‘三权’彻底收回,并授权靖边石油钻公司统一管理,收油资金和兑付工作由钻公司承担。经双方同意,签订本协议。经双方认真协商,乙方(渠斌文)同意将位统编号小-318号油井及设备、财产,由甲方(钻公司)出资4.5万元予以收购。”

2003年春,陕北地方所谓的收回油井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收权”运动在陕北地区开始了。地方取“先收井,后清算”的办法,突然强行收回油田。2000多油老板的油井顷刻间挂上县钻公司的牌子,几十亿元民营资产变成了“国有”。投资者们称,此后的清算过程,也是以单方面定价为准,远远低于各大小投资者的计算价格。投资者们声称,支付的回购款,只相当于他们实际投资的20%。

胡啸认为,“从法律上讲,收回‘三权’的行为是县钻公司与联营公司解除合同关系。解除的理由是当初联营存在非法行为,由此产生的财产不具有合法性。现在叫‘收回’,那么就说明原先曾经下放过。如果当初是合法下放的,现在就不应该认定非法而解除合同,但显然,不解除合同,油井就收不回。这是县在回收‘三权’上存在一个悖论。”

不管是否存在悖论,记者访的靖边县私人投资的1800多口油井被靖边县钻公司“收购”。1998年时,靖边县钻公司资产只有500万元,负债2800万元,销售收入几乎为零。然而在收井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2004年增长到9亿元。2005年9月14日,陕西省所属的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靖边县钻公司正式更名为延长油田股份公司靖边油厂。到2006年,靖边油厂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上缴税费5.25亿元,实现利润1.51亿元,先后获得榆林市利税“百强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2005年,延安、榆林两市14个县(区)钻公司完成整体移交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延长集团由此拥有了22个油厂。截止到2006年底,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总资产600亿元,职工6万余人,当年生产原油926.6万吨,加工原油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税金89亿元,利润76.7亿元,荣列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00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企业第15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29位。重组后的股权比例是延长石油集团代表陕西省控股油田股份51%,延安市和榆林市各占44%和5%。

如此迅速的大规模扩张,无疑提升了这家中国第四大石油企业的雄心壮志。该公司宣称,到2010年,延长集团的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将分别达到1200万吨和1265万吨,年销售收入、税利分别达到750亿元和200亿元,成为陕西第一名牌和中国知名企业,力争进入中国企业50强。一个更大的雄心是,该集团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跨入世界500强行列。

延长油田重组之前,在新疆、宁夏、黑龙江、吉林等地也发生过私人企业开中石油废弃油井的事例。“当时,国家取果断措施解决了这些问题,2006年以后,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秩序完全理顺了。”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人士指着2006年中国油气矿业权分布图对记者介绍,“你看,现在每一个区块的权属都很清楚。”

据国土部地勘司200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有效探矿权、矿权总数为1756个,总面积436.13万平方公里。

这些探矿权、矿权中,中石油持有探矿权、矿权793个,面积182.54万平方公里;中石化持有557个,面积.86万平方公里;中海油持有288个,面积139.23万平方公里;延长油矿持有41个,面积10.89万平方公里。

石油秩序在版图上理顺并不意味现实的矛盾已然解决。一些投资者声称,由于的单方面定价远低于各大小投资者的计算价格,支付的回购款只有他们实际投资的20%。这起涉及陕西延安、榆林地区15个县的上千名“油老板”和数万农民,他们曾经拥有5500余口油井,据称价值70亿元以上,因此被一些学者和媒体称为“保护私有财产第一案”。自2003年以来,一些不甘心的投资者取了一系列维护个益行动,包括司法诉讼、上访、发动舆论声援、组织座谈会、开办网站等。

2006年4月,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正式接受陕北200多家企业,2000名多石油投资人的委托。接手这一案件后,该事务所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并与积极沟通。最后,律师们建议,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和陕北油田案实情,讨论和争取投资者的“三权”难度很大,两年前冯秉先等投资者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被判处徒刑,即与他们坚持要求产权有关。

“我们和投资人一起讨论的结果是‘要补偿,不要产权’,这样才可能和之间搭起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胡啸说,“收回三权的行为,并非完全没有法律依据,但主要问题是,1、对于之前被投资人信任的行为,谁应承担责任,投资人不是的对立面,他们是被害人;2、征收行为,需要一个合理的补偿,这个合理是双方面需要论证、听证得到的,而不能是单方面的;3、以钻公司为主体的承受权利,其实质是单方面解除合同后的补偿问题,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法律关系,需要协商一致。”

这个思路给曾经山穷水尽的任光明、渠斌文等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据渠介绍,6月份陕西省信访办一位刘姓干部告诉他,6月14日,全国人大在一份民营投资者补偿问题的材料上签了处理意见,大意是“以个案方式解决”。这份材料被转回到陕西省,省里又转给了榆林市。

7月25日,渠斌文等到榆林市办公厅密件室并没查到这份文件。但这个消息还是让渠斌文感到高兴。据胡啸介绍,除了这份人大批示外,省信访局还有一个方案,大意是:一,收回三权是合理合法的;二,投资的民间借贷是非法的;三,投资者放弃“三权”是正确的;四,有些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在不否定行为的前提下,可以个案形式处理投资者问题。

陕北“油老板”们放弃自己油井的财产权、经营权、受益权已经一年多了。在访中,渠斌文表示:“国家要收回战略,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我们也不愿做历史的罪人,只要把我们投资打井和设备的钱还给我们就行了。”

生活必需品会涨价吗?

先看看今日国际原油主要期、现货品种收盘价

当日油价变化描述3 月 2 日(周五),WTI 4 月报收每桶 61.25 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 0.26 美元,交易区间 6

0.15-61.60 美元;布伦特 5 月报收每桶 64.37 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 0.54 美元,交易区间 63.19-65.04 美元。油

价收盘小幅收涨。

重要观点虽然日内美国油田服务提供商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录得增

加,为油价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但美元走跌为油价带来有效支撑,油价自低位反弹小幅收涨。

油期货中持有净多头 704104 手,比前一周增加 14738 手。其中持有多头 823435 手,比前一周增加 192

手;持有空头 119331 手,增加 4559 手。

从数据来看,多空周内都以增仓为主,市场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分歧仍然较大。一方面,原油处于淡

季,需求的疲软以及原油产量的稳步提升使得市场心态受到打压;而周内鲍威尔国会作证中称支持货币政

策逐步正常化,经济的强劲支撑未来稳步加息,美元走强使得油价走跌。另一方面,欧佩克和参与减产的

非欧佩克坚持履行减产协议,目前库存在大幅下降之后处于偏低位置,石油市场受到支撑。

4、 国际原油趋势预判

金联创依据以上市场溢价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金融因素分析法、预测模型即盘面分析法等诸

因素综合后认为:从溢价来看,美元汇率转跌支撑石油期货市场,美股缩窄跌幅,部分股指反弹,欧

中国领先的大宗商品一体化交易解决方案服务商

5

美原油期货盘中跌后收涨;从基本面来看,多空周内都以增仓为主,市场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分歧仍然较

大;从预测模型即盘面来看,金字塔模型提示原油下跌为主。WTI 日线连续 2 天触及 60 美元都出现快速

的反弹,走出丁字线,带长下影线。4 小时均线来看,油价两次不破 60 美元,日内可能振荡为主,区间

在 60.7-62.5 美元之间,短期内逢高做空为主。

想要深入了解更多交易策略,可以去其平台上下载完整的日度交易策略

生活必需品通常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购买的商品,如食品、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这些商品的价格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包括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

在一些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1. 供需关系:当供应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商品的价格通常会上涨。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疫情等突发可能导致某些商品的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价格。此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某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但供应可能无法跟上,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2. 生产成本: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可能受生产成本的影响。例如,食品的价格可能受到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成本上升,食品的价格也可能随之上涨。

3.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当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可能下降。相反,当经济繁荣时,消费者购买力增强,需求增加,价格可能上涨。

4.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例如,对某些商品的税收或管制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价格上涨。此外,的补贴政策也可能影响某些商品的价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并不一定会上涨。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且不同地区和市场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在一些情况下,会取措施来控制价格上涨,例如通过补贴、价格上限或供应保障等措施来确保人们能够负担得起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务来减轻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例如,消费者可以取节约开支、寻找折扣或替代品等措施来降低生活必需品的费用。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式来提高购买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

总之,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但并不一定会上涨。和消费者可以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并确保人们能够继续享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