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大蒜价格会怎样 谢了

2013粮油价格_粮油市场价

一、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

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

二、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

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我国主要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四、2005年开始,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和长期的国际顺差导致的通货膨胀。一直到现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

扩展资料: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

1、含义和本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2、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3、成因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

4、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5、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货膨胀

2013年大蒜价格会怎样 谢了

!我国对粮价一直是有统筹政策的。

粮食价格政策的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国家各个方面。所以,粮食价格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到生产者的成本和收益,又要考虑到工农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并同时需要兼容价格体制的多样性和调整价格的灵活性。过分“拔高”或“压低”粮食价格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如若单纯注重补贴而不注意调整比价关系、分配关系,其结果也会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多方借鉴、取长补短,才会形成合理的粮食价格政策。

针对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我国制定了一套措施,防控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引导粮食价格变化预期,建立一个防火墙,防止市场过度炒作,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因为粮价的大幅波动,主要是投机者赚钱,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倒霉的。我们的政策实际有两个方面的措施组合,一个是实行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包括临时收储政策和粮食运费补贴政策。在粮食的消费价格方面,我们主要是控制粮食批发市场价格的形成,通过实行粮食批发市场定期拍卖的政策和政策性粮食进出口的政策,来调控粮食从批发市场进入到零售市场的终端价格。

大蒜价格战已持续多年,“蒜你狠”和“蒜你贱”互为攻守,大蒜价格轮番暴涨暴跌,到了2012年,蒜农和蒜商已经熟知对方的底牌,结果是: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博弈的结果,并没有分出输赢。

2012年的纠结为2013年埋下重要的伏笔:高价和低价都已失去了市场支撑,2013年,等待大蒜的或许将是比暴涨暴跌更可怕的滞销。

“蒜你狠”从何而来?“蒜你贱”将往何处去?这场蒜价大战将会给2013年市场带来怎样的启示?

蒜场战争

价格怎么权衡都纠结

相比往年,今年大蒜入库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多月。8月6日,是蒜农郭祥卖出最后一批蒜的日子。2.6元,这是几度博弈后的成交价。1200元,这是每亩地带给郭祥的损失。30万吨,这是目前山东金乡大蒜的库存缺口。

山东金乡是全国闻名的大蒜之乡。不少蒜农和郭祥一样,在左右权衡之后接受了一个折中的价格,相比往年,今年金乡大蒜不但入库时间推迟了半个月,而且入库量尚显不足。究其原因,在于蒜农和蒜商都在痛苦地博弈,相当“纠结”。

蒜农们的痛苦在于,眼睁睁看着蒜价在僵持中从每斤4元掉到如今的不到3元。

现实很残忍:大蒜一旦发芽就更卖不出价,早晚得把蒜卖给储藏商进行冷藏。入库期限越是临近,坚持高价就越没有意义,选择妥协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否则只能赔得更惨。

令人意外的是,占据主动的蒜商却也并不觉得占到了便宜。市场不景气,需求不旺盛,在蒜商们看来,即使是这个蒜农眼中低得不能再低的价格,也还是意味着风险。

正是这种顾虑,蒜商们在期限临近之前也并不急于收购市场上的大蒜。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蒜商刘裕认为:“这个价格对我们来说也是妥协的结果,毕竟我们也不能让自己明年5月之前都无货可卖。”

2012年的蒜市,在这样的沉闷气氛中进入了收官阶段,也给蒜价波动的历史写上了新的一笔。

从黄金时代到崩盘时代

“蒜你狠”一词出于2010年,“蒜你贱”则出自2011年蒜市崩盘期间。但早在此之前,大蒜价格的暴涨暴跌就已不是什么新闻。

2005年,大蒜价格上扬曾创历史最高价格,每公斤交易批发价在7元左右,超市零售价已卖到12元/公斤左右。2006年初,由于出口量增大等原因,价格直到新蒜上市才有所回落。

2006年底,大蒜价格再次快速上涨,价格接近每公斤5元。时值市场“供销两旺”,国际、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蒜价一路走高,大蒜不仅价高而且好卖,这段时间也被看作是大蒜市场的“黄金年代”。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市场上的大蒜价格已经开始回落,5月份已经降至每公斤3元,而新蒜上市后价格直落到每公斤1.5元左右。2007年底,大蒜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幸好当时正是大蒜需求较大的时期,蒜价得以稳定在每公斤1.9元上下。

2008年新蒜上市之后,蒜价却再也无法“淡定”,蒜市彻底崩盘,价格直落到每公斤0.5元,蒜农进入“越种越赔”的尴尬处境,许多蒜农放弃种蒜。由于产量有所下降。2008年底,蒜市开始抬头。

2009年春后,大蒜价格开始上扬,由于近年的大蒜种植面积又大量减少,产量下降趋势出现,到了2009年10月大蒜入冷库开始,大蒜价格开始抬头,上扬至每公斤7元左右。

蒜价上涨的势头延续到了2010年。2010年春后,大蒜市场的最高价达到了每公斤8元左右,10月份达到最高价每公斤12元左右。

此时,暴涨的蒜价早已引起媒体的注意,在刚刚兴起的微博上,“蒜你狠”的名头也开始叫响。而一些更有远见的报道者早在2009年底就大胆地预言:2011,大蒜崩盘!

2011年,“蒜你贱”如约而至,只是谁也没想到来势会如此迅猛。2011年6月份,各产地新蒜上市。2011年本就是个“大年”;受到2010年的行情鼓舞,大蒜产地的种植面积又多有增加;偏又赶上天公作美,天气适合大蒜生长。几个因素相加,极大地提高了当年的大蒜产量,大蒜一夜之间供大于求,价格骤降,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滞销现象,大量蒜农“卖蒜无门”,甚至出现了弃蒜、毁蒜的现象。

粮油的普遍涨价将种蒜的成本逐步提高,此时的蒜农已经被高涨的成本逼上了绝路。但市场是无情的,直到2011年底甚至2012年初,低迷的蒜价甚至没有给过蒜农们回本的机会。